他順口就提起了其他事:“怎麼?你的試煉任務做完了?”
顯然,這位是明確知道有人魚試煉這件事的。
甚至可能就是因為這樣,他才會在這種,城裡沒多少個人,圖書館更是無人光顧的時刻,恰巧走到這裡,駐足片刻,稍作休憩。
“是完成了,然後提前被送了回來。”
白喑隨意答了一句,之後又被對方手中的書籍吸引,顯然是和這一位相熟,但又不會因為對方是熟人而難以說話……可能是因為感化的作用吧?
“閣主在看什麼?”
說起來應該是件值得欽佩的事,這裡的所有書籍,面前這位閣主大人,他都熟知,甚至還能研究發表一些極其有趣或有道理的見解。
所以,他像現在這樣拿起一本書研究,應該是很難得的事。
“這兩天有不少奇怪的家夥光顧,在這裡留下了些許言論,我看著覺得很有意思。”
能被這位評價為“奇怪”,那想必是相當奇葩了,而那種型別的家夥留下的評價,想想也知道是什麼狀況……
白喑問出一個,一直困擾自己的問題:“紫霧天閣,這麼嚴肅的地方,就讓他們亂記嗎?”
這是不是有點……不合規矩?
永恆閣主自己卻不這麼認為,他狀似無意,提起了一個看上去與問題無關的話題:“你這次有見到北耀冰皇吧?就是靈海試煉的主考官。”
雖然這麼問著,但這位閣主就好像未蔔先知了一般,直接給最重要的問題做了補充回答。
那也是白喑最為困惑不解的,整個流程中,最關鍵的一環。
“那位當時也喜歡往書上亂做筆記,看得人好是頭疼……不過,那些東西還真有用。”
想起自己還沒當閣主時,過來研究探討學習,結果,經常在書上看到,與那位外表極其不符的言論……
無理批判,大放厥詞,用這種話語形容,都顯得太過文雅。
他也是因此知道了那人在偽裝下的本性——顯然,在徵戰神座期間,光明的陣營,都沒有閑心來泡圖書館,於是,也就沒有識破那人的偽裝。
這說起來,對方寫的東西應當極其不靠譜才對。
可是,當時看到的言論,那些看似毫無道理的理論,在後面的時間中,還真被用到了,不只一次。
比如,現場舉個例子……
“有關海魔焰的詳細記錄,他就往上面做了不少補充,因為生活在海裡的,總比陸地上的家夥更瞭解,所以,就留著了。”
在那位到來之前,這邊可真就只有,關於海魔焰危險可怖的一面,所有的記述,都是如此,找不到其他。
白喑那時再想用什麼最優解?就連理論基礎都沒有了。從這種角度出發,這類其他人亂記的東西,當然有用。
說到這裡,閣主打趣似地看向白喑:“你不也喜歡往上面記東西?既然有用,那我們就不會扔出去。”
這是紫霧天閣能給每一位來客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