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力量,足以打破一切束縛,是時候去往新的方向了……”
………………
“某天,夜幕降臨,在無人察覺的角落,霧氣突破了那道阻礙它們的屏障,開始向城內彌漫,它們走過城牆,走過街巷,踏遍每一座房屋樓閣與教堂,直到靠近湖岸,與另一邊的霧氣接壤。”
“城,消失了。”
“城,消失了……”
之後是一片靜寂,沒有人說話,大概是被這個故事驚到了吧,甚至現場都沒有明顯的呼吸聲。
還是講故事的人率先打破了這個氛圍:“嗯,我的故事講完了。”
說完這句話,他站起身,看向這場故事會的組織者,也是主辦方,人魚築夢師。
“是要結算嗎?”築夢師特意進行確認。
“是的。”二號玩家這麼說著,他大概根本就不適合這個模式,這屬於試錯兩次就能摸出來的事實。
上一局,哪怕拿著結局卡,也根本沒有說出來的機會,甚至在對方說出來之前,他都沒有想到這個結局……
與其在這裡幹耗時間,還不如去多打兩個怪,同樣也能拿到不錯的獎勵。
至於眼前這盤遊戲,就留給會玩的人博弈吧。
看著講故事的二號離開,哪怕是這裡最冷靜的存在,也沒忍住開始打量周邊的霧氣……
他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和他講述的樣子,是如此相似。
一如故事的名字和結局,霧城,城消失在了霧中……
“呿呿呿,什麼玩意兒?大晚上講這個,存心嚇人的吧!”說話的人就是接下來要講故事的三號。
從外表和說話語氣來看,像是個比較暴躁的。
而從後續他講的故事看來,不只是說話這樣,他本人大概也是攻擊性十足的:“哪怕是在最聖潔純樸的城中,也有著無數的惡,光明之下就是黑暗,這太正常了。”
“年幼的孩子,走在街道的陰影處,撿拾著被其他人遺棄的廢品。”
“忽然,他看到一個或許值錢的玩意兒,是從路過的馬車上面掉下來的。”
“他想去撿,但那東西在陽光下,是他不該去觸碰涉足的地方。”
“陽光是屬於貴人的,記憶中的媽媽,曾這麼和他說過……”
“可是小孩真的太餓了,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好好吃飯了,上一次吃東西,還是在兩天前,夜晚餐館外,他恰巧得到了一份剩掉的飯,為此捱了兩棍子。”
“去把那個東西撿回來,他或許能換到不少東西,換幾個麵包?夠他吃好久!”
“他站在光暗交界處,伸手想要去撈那個東西,他差一點就要拿到了,但卻被人一腳踹回了黑暗中。”
“那人對他一頓冷嘲熱諷,最後還把他想要拿到的那個東西,一腳踢進了下水道……”
“這是壓垮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吧,本身沒有多少重量,但在他這裡卻是害命的,他絕望了。”
“他走向了一條誰都知道的道路,祈求黑暗中危險的神明……”
“神明啊,請幫幫我,神明啊,請救贖我!”
“那些偽善的貴族老爺,帶著您的名義斂財,鞏固地位。”
“他們說,不那麼做就會被你傷害,就會掉入黑暗,萬劫不複。”
“但是,是他們奪走了我們僅有的食物,帶走了我的父母,讓這個家裡只剩了我……”
“神明啊,請救救我!”
“……在故事的最後,黑暗矇蔽了他的眼睛,並應許了他的承諾……”
在故事結尾,三號玩家一轉過度用力的語調,慢悠悠念出這句話,他一攤手,擺出了自己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