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蔣師傅給安然看了一下他們設計的房屋,安然是一眼就看中了。他是將中式……
蔣師傅給安然看了一下他們設計的房屋, 安然是一眼就看中了。他是將中式和西洋結合了一下,又根據東北特點設計的房子,即厚重又典雅,有點巴洛克風, 更多的是中國元素, 他對安然他們使用鍋爐供熱很贊成, 除了造價高些沒什麼缺點。
安然對未來的家充滿了信心, 楊林著急,土還沒完全開化就讓人開始開槽, 先起的是最後的住宅部分,一邊烘烤地面一邊挖,基礎都是用機器來夯實,基石全部是整齊的青條石混合洋灰水泥。最後一道牆比其他又厚了一掌,主打的一個結實保溫。
管道都是從洋貨行那裡買的, 就那壁厚質量安然覺得百年內不會壞掉, 鋼管外部安然讓包裹了一層石棉布表面塗了一層瀝青。別人不懂負責監督施工的蔣師傅一看就明白了,這是在防腐。
“可取!”說完朝著安然點點頭,吩咐人將所有管道處理一下, 尤其埋入地下的。
地下管道除了暖氣的還有水的,一個冷水,一個熱水,還有下水, 總之埋就是了!大不了埋著不用。除了暖氣安然還讓預留了火炕煙道。兩手準備, 房子建好了又不能隨意拆, 能預留的都預留。
楊林一看怎麼媳婦比他還懂, 看著天已經回暖差不多了,幹脆一家人搬到了那個簡易房裡, 白天看著工人幹活,晚上看著物料。雖然說不管飯,熱水總要有吧?
打好了住宅基礎施工人還是挖地窖,按安然的要求深挖,東側冷藏西側冷凍。從正房一直到前面的門店下,幾乎是空的。而且要水泥鋼筋澆築,並做防水處理。不會安然教,經歷這麼多世界這點還難不倒她,不是還有書籍作參考嗎?
蔣師傅一聽這是要幹大的啊,可這樣幹先前談的價錢可不行了,必須加錢!
安然後悔自己儲物袋裡怎麼沒囤積一些建築材料,這個要記下。加!安然知道家裡的錢不夠建地下工程的,錢還得靠她想辦法。
楊林現在一切聽媳婦的,安大成也搞不懂閨女怎麼突然懂了這些,狐疑是狐疑,不過聽起來不錯。只是錢又要緊張了,安大成根本不知道這樣建地窖成本會是多少?他就覺得一定費錢。安然這才告訴老爹自己發現了一個人參窩,現在花的錢大多是賣人參得的。
安大成這才明白閨女為啥敢這麼作了,既然有錢就花吧!
安然沒想到會超出預算那麼多!不得已拿了幾根金條去洋行偷偷變現,別人以為她又去賣了人參。
松花江上的冰全部融化時,安然家的地窖已經上了蓋,上蓋弄的預制板。所以當周圍澆築好後地窖工程基本上就完工了。而且上面建築部分的幾根主要支柱也跟著起來了。蔣師傅發現這種建築方法可比一塊塊壘石頭快多了,真是又快又結實,算算賬不比用青石建費多少錢。
幾根主樑起來後馬上壘石頭,夠高度換磚,眼看著廂房和前面店鋪就起來了快兩米高了。安然一家早早搬進沒建好的主宅,雖然沒門窗,卻已經加了上蓋,不遮風能擋雨。
為了加快速度蔣師傅又加了一些人手,爭取在秋涼前把安家的房建好。再有他又接了好幾個活,估計要同時開幾個工地,現在別的不多就是找活幹的人多,很多人都是沖著他的名頭找來的,他 可憐他們,能用的都會用。蔣師傅一點不發愁這些人沒活幹,哈爾濱在建的工程很多,多的都幹不過來。
安然的幾個大水壺沒停歇過,偶爾還會買一些兩合面的饅頭給工人加飯,開江後碼頭上的魚非常多,偶爾安然也會燉一大鍋魚給眾人。這些人幾乎都是闖關東來的,他們就在外面空地簡單搭了個窩棚住,吃的都是棒子麵或高粱面的窩窩,不是蔣師傅不給錢,而是這些人捨不得花。
主家給力他們幹活更不惜力氣,所以安家的活幹的很快,進入雨季時,廂房的房頂有了,正房的門窗也有了。前面門店主體也起來了,主體好起來,費事的是屋頂和外面,為了達到效果必須慢慢來。一場場雨不得不讓工程暫停,雨後太陽很快將地面曬幹,大家又抓緊時間幹。
哈爾濱的夏季總體是涼爽的,也會有幾天很熱的時候,無聊的安恆早就呆不住了,每天都會跑出去看洋人,看火車,看打魚的。據說還去了幾次教堂,每天都能帶回外面的訊息。安然讓他跟教堂的洋人學學洋話。既然洋人多,少不得與他們打交道,少年聽進去了,某天他說他在幫一個假洋鬼子跑腿,假洋鬼子會教他洋話。
假洋鬼子?安然不放心,去見了見那個假洋鬼子,原來是留洋回來的國人,他開了一家洋貨棧,有次無意間看到安恆身手很快,人也很機靈,等發現他還識字後就讓他幫著送送信跑跑腿。
“還請張先生多多關照我弟弟了,你在哪國留的學?”安然不放心,親自過來見了見安恆的東家。
“英國”
“讓他學點英語也不錯,我家正在建飯莊,等開業後我請張先生。”
“聽安恆說過,到時候我一定去。”張先生對姐弟的印象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