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沈安喬大學已經讀完,準備在回國前看看安然和他的侄子侄女,當然還有一……
沈安喬大學已經讀完, 準備在回國前看看安然和他的侄子侄女,當然還有一件重要事要找安然。
同來的還有一個北平姑娘孫舒雅,老弟能找到紅顏知己安然自然高興,孫舒雅學教育的, 回去打算教書, 沈安喬則打算回自家廠子幫忙。“現在紡織機已經改用電機動力, 蒸汽機已經過時, 我回去想將廠子裡的織布機紡紗機進行改進。”
“你有沒有實際改造經驗?想像與現實是不一樣的。”安然問。
“所以我過來了,想在你這裡先進行實驗, 如果成功了再回去。”
“好,找蒸汽紡織機的事交給我,你帶著舒雅先在法國到處看看,希望你能盡快完成機器改造。”這是安然真心話,她想回去了。
所以尋找老舊的紡織機很快, 沈安喬感覺還沒玩幾天便被喊回來幹活, 安然還請了幾位機械工程師幫著一起改造,男人一做事就忘了一切。
安然拉著舒雅姑娘請她做這些孩子的先生,“我實在沒空, 不過這些孩子已經學完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基礎的數學加減乘除法,還有唐宋詩詞三百首。舒雅你既然學教育的,就麻煩你先教教他們, 主要是中文, 還有一些傳統的思想理念。我希望他們有民族觀、正義感、責任感, 這些孩子將來是要回去的。”
“姐姐為什麼還要將孩子送回去?在這裡讀書不好嗎?”孫舒雅不理解安然為什麼還要回去?因為安然他們在這裡已經有了産業。
“我想讓他們接受中國傳統的教育和親歷國內現狀, 將來有了一定基礎再回來繼續高等教育,除了豆豆和糖糖, 很多孩子都是中國人,他們不應該缺失中國的文化和思想,而且在國家危難時他們也有一份責任。”
“姐姐原來胸有丘壑,小妹佩服!” 她沒有什麼民族大義觀,只是覺得國內需要他們這些人,需要他們將西方的技術思想觀念帶回去。孫舒雅被感染了,一口應下,和安然一起給孩子們上課。安然這裡的中國孩子已經一百多了,法國孩子也有一兩百人,而且大多是戰爭後的孤兒。
這些孩子平時不但學文化課,早晚還要練武,農忙時跟著做農活,偶爾還要拉出去野營訓練,孫舒雅接觸孩子們後居然莫名地有種緊迫感,彷彿這一切為未來做的準備。
別管哪國人,在從小被灌輸了英雄正義忠誠主意思想後,多少都影響著他們的思想行為。孫舒雅在孩子們身上感受到了一種只有軍人才有的氣質,她悄悄問過沈安喬“你說姐為啥要訓練這麼多孩子?”
“好管理,他們大多是孤兒,姐是為廠子培養的工人,這樣的工人忠誠度更高不是嗎?”
好像是!孫舒雅若有所思,不過在這裡這些日子過得非常舒服,住的不說,吃上與國內差不多,安然知道她是北方人,時不時就讓季紅紅玉做一些餃子包子,肉做成她喜歡的紅燒肉,魚偶爾清蒸,偶爾紅燒,而且鹹甜適中,根本不像上海人做出來的東西齁甜。
因著穆勒一家的胃口,安然做的東西往往是中西結合,披薩、牛角包、另類的肉餅,蘋果派人人愛,芝士焗的土豆、香煎小排孫舒雅能接受,但她最喜歡安然做的黑松露披薩,芝士蝦球,芝士奶棒、黑松露芝士意麵、海鮮面,牛肉麵,黑森林蛋糕,牛羊肉的燒麥——
孫舒雅後悔來晚了,早知道她這位大姑姐有那麼一手好廚藝她就該在法國留學。安然也難啊,不管是廠裡還是家裡都是兩種口味,在吃的上面她不得不下功夫琢磨,將後來的諸多網紅款拿出來。
國人依舊喜歡煎炒烹炸,習慣了牛奶麵包黃油乳酪的法國人對骨子的味道情有獨鐘,尤其在各自重大節日時,兩邊人想回味一下自己的口味便各自吃。這時候國人就如過節一般殺豬宰羊抓雞,大鍋燉肉小鍋燉雞,肉一定軟爛香濃,骨肉一拿,骨肉分離,咬一口滿嘴流油。
那邊卻是各種烤燉煮,烤牛排羊排,烤雞烤鵝,煮雞煮牛肉,別管什麼黃油乳酪香草粉可勁造,安然還真真的不習慣法國人將各種料塞滿雞鴨鵝的肚子去烤的方法,更不喜歡濃湯雜鍋煮。
安然就管那個煮雞的鍋叫雜鍋,裡面除了雞還要新增土豆洋蔥甚至西紅柿,加上乳酪,味道不敢恭維,可能他們就喜歡這樣的味道。
劉剛他們這些年因為生活穩定了,有的不但沒回去,反而將家裡人接了過來。而廢品這邊活卻是越來越少,彼得又在其他地方設定了收購站,用的都是當地人。
安然便將這邊多餘的人手安排到農莊,想回家的送回去。在農莊他們不但種地,還養豬養雞,日子卻是比國內好上很多。
人很好滿足,這幾年安然最發愁的是給諸位大神的供奉,每次都要搜腸刮肚,身處法國,很多食材並不容易獲得,這就不得不動用她空間儲備,當然也有一些是國內不好尋找的,就如黑松露、白松露、這裡的乳酪、火腿,這裡的香腸。
所以這幾年的供奉往往是中西結合,異域味很濃,也不知道大神們習不習慣?
安然不知道的是酆都大帝喜歡的緊!一口紅葡萄酒,一口帶著血的牛肉,盡管眉頭皺了皺,他依舊大口吃著,嘴裡還不停嘟囔“什麼玩意?外國人懂不懂吃?”不過還好,沒想象的難吃,而且——味道好像也不錯。他吃這個本來是不想在諸位王面前丟臉的,不管好不好吃都要吃,因為那些人在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