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氣溫和陽光很適合幹鮑海參的幹制,魚膠幾乎是三五天就能收起來。大少爺只待了一個多月便帶著第一批貨回去了。安然趁著送走大少爺的機會去了一次山東長島,那裡正在做海産養殖示範。
扇貝、對蝦、魚類是重點,“我們太缺資金了,需要見孵化室,育苗室,還有飼料,養出來怎麼運出去還是問題。”
安然跟當地鄉政府瞭解後知道了困難所在,她知道王家不會在這邊投資,但她能力有限,而且距離太過遙遠。沿著渤海灣北上後,就到了京津地。安然知道這邊的海産味道更好,可能是水質和海域的問題,吃著就是覺得比山東的好吃。
這裡將是對蝦養殖基地,而且品質是超級的好。不過現在還沒動作,安然也想等等,等她再弄一筆錢回來!這個時節面條魚有些過了,公的身體瘦了,母的責滿肚子的籽,因為籽趨近於成熟,反而不好吃了。
又回到天津,看看那一片熟悉的地方,吃一碗嘎巴菜,來一個煎餅果子,買一兜炸糕,來幾屜包子,怎麼吃都是這時代的東西夠味道。
安然開始朝外批發她的物資,米麵油糧,雞蛋鹹鴨蛋魚肉,加上針織小百,街上已經能聽到港臺各歌曲了,下次應該弄些錄音機音響磁帶。
倒是那些古董文物真不值錢,就如某位大神說的,八十年代隨便撿件古董都夠後世吃一輩子了,而且價格便宜,三五十塊就能買到很不錯的古董瓷器。
安然用了三百塊跟一位炸糕老師傅學會了炸糕,那種表皮酥脆內裡軟爛的炸糕怎麼也讓她忘不掉,吃了那麼多炸糕就喜歡天津這一口。她琢磨過,試了n多次一直有不滿意的地方。經師傅指點她終於明白了,和麵裡的門道太多了!一個不注意你就是做不出那效果。
安然吃著自己的作品才滿意離開這裡回到大連,三位師傅還意猶未盡,黃師傅已經整理出一庫房的魚膠等著安然帶走。
“都是各村各地方送來的,你快送回去,這袋子可是我老頭子的,誰也不準動。”黃師傅對魚膠的執著沒人能比,安然笑著應下,很快帶著第二批的魚膠和幹鮑幹海參返回佛山。
交了差,王浩然給了安然一個香港彙豐銀行的存摺,裡面是三百多萬的美金,“還好換的早,不然又少了!”
“怎麼?彙率還在下降?”
“已經從前年的5.8跌到了七點多,還在繼續下跌,那邊人都在對換美金保值。”
“股票賬戶呢?”
“你沒那邊的戶籍暫時沒辦法,想買什麼可以在我的賬戶上買,那東西最好別碰!”
“暫時沒那打算,謝謝表哥。”
“謝什麼?家裡要建一個醬料廠,僱了幾位師傅,抽空你跟林叔過去教教他們。”
“好!”
這個季節正是做鹹梅鹹檸檬的時候,安然對這兩種東西很有執念,幹脆趁著閑餘趕緊做一些,王家需要的量更大,幹脆僱人到新建的廠子那邊去做。
醬料廠原址就是一家做醬料的,王家接管後老廠房庫房直接裝修後便投入了使用,又曾建了一些新廠房和庫房。王家主推的是xo醬、梅膏醬、三滲醬、沙茶醬、辣椒醬、和叉燒醬,隨後又增加了金桔油。沒種醬都能讓你想到相應的吃食,吃蝦棗、炸粿肉哪能少得了金桔油?q彈的牛肉丸必須沾上沙茶醬才夠味。燒鵝缺了梅膏醬總覺得不完美,拌飯必須來一勺xo醬才下飯——
安然本來就想將這些醬料研究研究,過來正好行事。林成榮早就被臨時調配過來了,王浩庭監管著廠子,他們還請了幾位有經驗的師傅和一下雜工,産品正在陸續投放市場。不得不說王家的動作好快!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這次祭祖後村長書記都找了過來,“上面要搞活經濟,怎麼搞活?你們在外面有什麼主意沒有?土地要承包到戶,咱們沒有土地啊!”
“可咱們有魚塘有船啊!”安然提醒道。
“漁船大夥都不想承包,怕擔風險。倒是魚塘都想要。為什麼這樣?東西都承包到戶村委不是擺設了嗎?以後是不是連村長都不要了?”
林成榮對這些不懂,他門頭幹事,哪裡知道外面的變化。外面都這樣了嗎?承包?為什麼要承包?
安然給他解釋後林成榮才明白所以,大伯很快也過來討主意,面對變革很多人是無措的。因為沒有方向,不知道前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