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虛宮外,闡教弟子們如臨大敵,仿若注視仇敵般瞪著普賢菩薩等人。
面對曾經同門的疾言厲色,觀世音菩薩四人心中不是不憤怒。
然而,如今他們有求於人,便是再憋屈也得忍著。
不但要忍著,還要對闡教眾人含笑相對,這種落差,嘔得普賢菩薩等人心中幾欲吐血。
自從拜入元始天尊門下以來,無論走到哪裡,他們都一直高高在上,被人敬若神明。
哪怕後來叛入佛門,有西方兩位聖人撐腰,他們在佛門也是稱佛作祖,被無數佛子敬畏。
而今一朝成為階下囚,再次面對昔日同門,那種恥辱感可想而知,讓普賢菩薩等人心中怒火翻湧,幾欲發瘋。
然而他們卻只能強忍著,畢竟現在形勢比人強,他們需要闡教的庇佑。
“諸位師兄,師弟這廂有禮了。”
觀世音菩薩站了出來,面容和藹的笑道。
其神色之平靜,完全看不出半分尷尬窘迫,彷彿這事跟她半點關係沒有似的。
敖幹妙深深看了她一眼,心知這種人心思深沉,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最是難纏。
若不能一棍子打死,便不能做的太過,否則後患無窮。
本來要是依著敖幹妙的意思,佛門之人統統都要打死,一個後患不留。
但萬劫道人不知有何用意,偏要留著這些人,心知這些人可能另有用處,敖幹妙便只得作罷。
“希望你們能記得本宮對你們的大恩大德,莫要恩將仇報,否則,本宮既然能捉你們一回,同樣還能捉你們第二回!”
敖幹妙眼簾低垂,目中厲芒一閃而過。
觀世音菩薩手託玉淨瓶,正面帶微笑的看著闡教眾人呢,突然眉頭一皺,感覺後背有些發涼。
“難道有人要對貧僧不利?”
觀世音菩薩面色微變,心中警鈴大作。
但她涵養極深,短暫的失態之後很快恢復了正常,甚至連臉上的笑容也愈發和藹。
與此同時,普賢菩薩等人也站了出來,朝雲中子等人拱手行禮:“見過諸位師兄!”
此刻他們皆放下身段,只求能獲得闡教眾位同門的接納。
但很顯然,闡教眾人對他們知之甚深,並不是好相與的。
對他們而言,觀世音菩薩等人叛教之後,就是闡教的恥辱,亦是他們這些闡教弟子的仇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哪裡還會給他們好臉色看。
"文殊師弟,你我當年同門一場,如今卻走到這個地步,當真令吾痛心。"
道行天尊忍不住面露悲切之色,語重心長的說道。
當年他與文殊廣法天尊相交甚好,怎麼也沒想到對方不聲不響的便叛門而出。
如今看對方的意思,是走投無路之下,想再次迴歸闡教,這等局面,更是誰也沒預料到的。
雖然如此,但道行天尊亦是不忍對方喪命於自己眼前,忍不住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