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年的闖蕩鍛鍊,安望海與師父又返回了順天府,此時的安望海已是今非昔比,雖說師父告訴他這次回來僅僅只是小住一段時間,但安望海卻是計劃要向那些不懂知恩圖報的人復仇。
不過安望海心中清楚,當年受父親恩惠的人太多,他即便窮盡一生也無法矮個復仇,於是,他挑選了魯如友、苗德心兩人為復仇物件。
魯如友曾是街頭乞丐,被安望海父親收留,治病的同時又幫他戒除了大煙的煙癮,還牽線搭橋,想辦法讓魯如友娶上了媳婦兒。安家對魯如友有大恩,可在安家落難之時,魯如友卻為了蠅頭小利,夥同安家官場政敵誣陷其父親。
苗德心則是安望海父親的摯友,早年只是一個小商人,安望海父親與他合夥做買賣,實際上本錢全是安望海父親所出,安家落難之後,直接吞併了安望海父親那部分產業。
也就是說,安望海認定這兩人就是害死父親的幫兇,而安望海父親的官場政敵已經去世多年,他只能找這兩人尋仇。
安望海先是詳查了兩人的底細,生活愛好等等,決定先從最容易的魯如友下手。
如今的魯如友雖然不算什麼大富人家,但家裡還算過得去,不過此人最大的弱點就是好面子,愛貪便宜。
安望海就針對這個弱點開始對魯如友下手,他在魯如友家附近開了一家茶鋪,僱了一人當掌櫃,對外宣稱,每日開店頭三名客人可以免費飲茶,不限時間。
面對這種好事,魯如友當然不會錯過,所以,每日他第一個到茶鋪,通常一坐就至少是大半天,每次掌櫃都在安望海的授意下向其贈送一小包上好的極品福建龍珠。
同時,每日來免費飲茶的其他人都是安望海僱傭的,而這些人都是有錢人打扮,說話出手也很闊綽,每日都會打賞小二和掌櫃一些小錢,而魯如友為了不丟面子,也假裝是一位富商,沒事也學著別人打賞。
那些富商對小二和掌櫃的打賞一次比一次多,魯如友也硬著頭皮,怕丟了面子,也怕再也喝不到那麼昂貴的茶葉。
一個月下來,魯如友打賞的錢早已遠超茶葉本身的價格,但他並未算這筆細賬。
隨後,安望海進行了最後一步,那就是挑選了一個合適的時機,開始向“富商”們兜售昂貴的茶葉,而且茶葉數量有限,需要預付定金,簽下契約。
那日,常來飲茶的富商紛紛掏錢付定金,簽下契約,同時也用言語刺激魯如友,魯如友為了面子,咬牙付了定錢,簽下了契約。
到了該付尾款拿茶葉的時候,魯如友卻不再出現在店鋪之中,他心裡清楚,那麼一大筆錢,他是拿不出來的,所以,能躲則躲。
當然,這一點也在安望海的預料之中,他並沒有讓掌櫃去逼迫魯如友,而是主動上門找到魯如友,當面退回了定金,撕毀了契約,還道歉說,因為茶葉數量不夠,只夠給其他人的,不夠給魯如友,還贈送給了魯如友二兩極品茶葉。
魯如友大喜,認為自己佔了大便宜,之後每日也到茶葉店飲茶,整日吹牛自己如何有錢,買賣如何賺錢等等。
此時的魯如友殊不知,他已經牢牢落入了安望海設下的圈套之中。
就這樣風平浪靜又過了一個月,安望海終於搞到了一批過去御貢的極品龍井,因為只有一斤的原因,所以搞了個拍賣,也就是說價高者得。
而這幾個月內,魯如友已經如其中兩名所謂的富商成為了“好友”,三人約定一定要想辦法拿下這一斤極品龍井,而且在拍賣的時候就要哄抬價格,這樣到手之後可以再賣更高的價格。
當然,那兩人並未讓魯如友出錢,只是讓他拍賣的時候叫價便可,一旦拿下茶葉,賣出之後,分魯如友一成利潤。
雖然只有一成,但魯如友知道,那一成利潤就相當於自己兩三年的收入,於是痛快答應。
拍賣當日,極品龍井的價格在三人的哄抬下水漲船高,最後達到了一個天價,而叫住天價來的人正是魯如友,正在魯如友等待著自己的“好友”繼續叫價的時候,現場卻無人回應。
掌櫃也就按照計劃直接定價,宣佈這一斤茶葉歸魯如友。
魯如友當時就傻眼,因為他根本就那麼多錢買下這批極品龍井,而原先那兩個富商好友也早不知蹤影。
掌櫃當面讓魯如友付錢,可魯如友哪兒有錢?加上拍賣之前,就已經簽下了契約,兩方吵得不可開交,最終叫來了警察。
唐安蜀回憶到這,看著夜馨道:“這件事的最終結果就是,魯如友變賣了大部分家產,落了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夜馨搖頭道:“如果他不貪便宜,不好面子,也許就不會被安望海算計了。”
唐安蜀道:“當年魯如友若不是為了蠅頭小利,也不會出面安望海的父親,他就是利用了魯如友的弱點,最終將魯如友打回原形,又變回了當年那個乞丐,但望海的復仇還沒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