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走到前方,對工事內計程車兵示意後,三名士兵一起拽動鐵鏈,鐵鏈拉起的同時,兩側牆壁中傳來風聲,隨後風聲變成了轟鳴聲,緊接著牆壁兩側表面上的石頭竟然掀起,大量的風從其中吹進,從左至右開始迴圈。
古風抬手後,士兵鬆開鐵鏈,風聲減弱,隨後消失。
此時,先前擋住風口的石頭落下,發出脆響。
樂正賢走近,摸著那塊所謂的薄石頭,才發現那只是鑄鐵板。
“原來如此。”唐安蜀總算明白了,“在磔獄內部你們挖掘了通風口,如果敵人用水攻,你們可以開啟風口,將水透過風口放出去。如果用煙燻,同理,開啟風口,也能立即讓空氣迴圈。”
孫三道:“沒錯,但這樣做,不僅僅防的是外敵,更多的是為了防止另外一種東西的侵害。”
唐安蜀皺眉:“重重防守不僅對外,還對內?大帥,我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些防禦都是為了保證《金陵簡》不落入他人之手對嗎?”
孫三點頭:“對,走吧,到下面你們就知道了。”
樂正賢看了一眼唐安蜀,唐安蜀不動聲色,跟在孫三和古風身後繼續前進。
又下行了足足半小時後,眾人終於來到一扇鐵門前,鐵門前的那些士兵立正敬禮。
古風上前問道:“沒有其他人前來吧?”
士兵班長回答:“報告古副官!前日鐵參謀和黃團長曾經來過,但因為沒有您的手令,並未讓他們下去,他們也並未多問。”
古風點頭:“鐵參謀和黃團長已經被解除軍職,如果他們再來,格殺勿論。”
“是!”士兵們齊聲回答道。
孫三又下令道:“把面具拿出來。”
士兵們轉身進了旁邊的小屋拿出四副模樣怪異的面具來。
唐安蜀拿過一副面具,翻來覆去地看著,問:“幹什麼用的?”
“保命用的。”古風解釋道,“必須戴上這種防毒面具,套上斗篷,密封好袖口領口等位置,才能進入,否則進去必死無疑。”
樂正賢看著那面具:“是英國貨?你們從英國人那買的防毒面具?”
孫三點頭,在士兵的幫助下套上那種怪異的斗篷:“對,就是從新港的那些英國士兵手中買的,一共二十套,花了老子不少錢,雖然明知道那是敲詐,但也毫無辦法。”
唐安蜀意識到了什麼:“大帥,《金陵簡》是一種毒物?”
孫三已經戴上防毒面具,說話也變得甕聲甕氣:“你差不多說對了,趕緊穿戴上,進去看看就知道了,古風,拿電筒,還有你們倆,如果身上有火石、火柴之類的東西,千萬不要拿出來,否則會害死我們的。”
折騰了好一陣,四人都穿戴上那一身奇怪的服飾後,慢慢地走到鐵門前。
古風舉起手來揮了揮,士兵們點頭,在兩側合力拉開那扇大門,四人慢慢走進。
走進門內後,古風率先開啟手電,孫三、唐安蜀和樂正賢也趕緊開啟,同時,外面的鐵門也慢慢關上。
唐安蜀看到下方是延伸到黑暗深處的階梯,電筒光照下去也看不到階梯底部。
“這條路的盡頭就是地獄。”孫三在前面說道,“等下你們就知道,我為什麼要把這座監獄命名為磔獄了。”
四人繼續下行,因為潮溼的關係,階梯非常溼滑,加上穿著那身不方便行動的斗篷,戴著那不是很方便觀察四周的防毒面具,他們只能側身慢慢下行,兩側的牆壁也溼滑得讓人扶不穩,只得不時互相攙扶。
樂正賢在心中數著階梯,數到一百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問:“還有多遠?”
最前方的古風停下來道:“不遠了,快到了。”
又下行了五十級臺階後,一扇巨大的石門出現在眾人眼前。
唐安蜀和樂正賢舉著手電,分別照亮石門的左右兩側,看著上面因為歲月久遠,早已模糊不清的雕刻圖案。
唐安蜀仰頭看著:“上面刻的好像是地獄的景象,看起來卻不像是佛教描述的地獄。”
樂正賢看完右側,又看向左側,隨後肯定道:“確切地說,不是地獄,而是蒿里。”
孫三在一側奇怪地道:“蒿里?那是什麼?”
經樂正賢提醒後,唐安蜀也反應過來:“華夏早年沒有明確的地獄說,我記得漢樂府古辭中曾經有一首《蒿里》,裡面有‘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小踟躕’,裡面所說的蒿里,指的就是泰山旁邊的蒿里山。”
古風似乎懂了一些:“這麼說,蒿里就是以前咱們華夏所指的陰間?”
“對,在佛教中閻王這些的概念前,民間認為主宰陰間的叫泰山神,也叫泰山府君,現在也叫東嶽大帝。”唐安蜀湊近看著,解釋道,“明代流傳下來的《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是將東嶽大帝一職給了黃飛虎,讓他掌管十八層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