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桂花樹被連根拔起,顧寒將它翻過來,把樹根上殘留的泥塊扒拉開,終於從裡面找出了一團拳頭狀大小的物體。
這附著於老桂樹樹根下的東西,看起來肉乎乎的,有點像是蘑菇,但表面卻佈滿了類似於血管的突起,似乎會呼吸一般,憑肉眼就能直接看到。
若是有生物專家在這裡,絕對能一眼認出,顧寒手中這拳頭大小的一團物體,正是傳說中的“太歲”,也稱肉靈芝。
“怎麼變得這麼小了!”趙老九皺著眉說道。
他記得,這太歲當初是他親手埋下,能有臉盆那麼大,直徑超過半米的啊。
“難道被蛇蟲鼠蟻吃掉了?”
顧寒微微搖頭道:“不是,這東西本來就這樣。”
他闔上雙眼,仔細感受著握在手中的這團太歲。
靈氣水平已經接近半靈藥,估計很快就能徹底晉升了!
太歲,被學界認為是一種存在於地球上的不明生物體,從生物學上來講,被認為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動物和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形式。
這個定義怎麼理解呢,簡單,就是那群生物學家也沒搞懂,這東西到底屬於哪種生命形式,所以把它單獨劃分一類!
令太歲大為出名的,是華夏上古四部著名經書中關於它的記載。
《神農本草經》記載:“肉靈芝,無毒、補中、益精氣、增智慧,治胸中結,久服輕身不老。”
《抱朴子》中記載到,“諸芝搗末,或化水服,令人輕身長生不老。”
《山海經》稱太歲謂“視肉”、“聚肉”、“太歲”、“封”,“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也。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乃古代帝王養生佳餚。
《本草綱目》亦記載有肉靈芝,並把它收入“菜”部“芝”類,可食用、入藥,奉為“本經上品”,功效為“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仔細一看,便可知,上述這四本經書中,除去《山海經》,其餘三部經書都記載了太歲的一個功效:“長生不老!”
而《山海經》中也說了,太歲“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這屬性,看描述是否也覺得和長生不老一個意思呢,而且數中記載,它是古代帝王養生佳餚,養生啊!
古代皇帝養生求什麼,不就是求一個長生不老嗎!
然而靈氣復甦前的幾百年,華夏也有一些人發現了太歲,但似乎並沒有經書記載中那麼誇張的藥效。
顧寒估計,這世上除了他,估計也沒有什麼人知道太歲的珍貴之處了。
關於太歲,《本草綱目》中還有更具體的描述:“肉芝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
這其實不是五種,而是太歲的五個階段。
在靈氣復甦時代,太歲可吞吐吸納天地靈氣,自行進化。
其進化階段,分為黑白青赤金五個階段,分別對應藥材的五個品級,普通藥材、半靈藥、靈藥、寶藥、仙藥。
這是一種可以直接進化到傳說中仙藥品級的藥材!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實際上顧寒也沒見過仙藥品級的太歲,甚至就連最普通的太歲,他都沒資格接觸。
但他肯定,這就是靈氣復甦時期,最具成長性的藥材之一。
不說仙藥,至少寶藥還是可期的。
而且,根據太歲的特性,“食之無盡,循復更生”,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