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氣受牽連,劍氣燭龍消散,這天地中,似乎再也沒有能成為吳悠的助力。如此大的驚天反轉,不僅使得吳悠前後落差大極,更是將諸多看客,打的措手不及。
遠處正院高樓上的李遇芝,哦了一聲,望著這柄從長匣子飛出的佩劍,不禁一笑,而後再次將酒葫蘆灌了一口。
這一口酒,似乎喝盡百年往事,他初出茅廬時,也常在佩劍上掛著一個酒葫蘆,至於這個習慣,還是出門遊歷時,碰到一個有趣的人感染的。
只是拔起神兵蜉蝣後,他沒了這個愛好,說起來,一年間,除去清明,他都是很少提起酒葫蘆。
他這個酒葫蘆,也不是甚的神兵,看著連藤蔓都未曾風乾的態勢,想來是剛摘下不久。
他望著飛出長匣子的長劍,哦了一聲,看向那洶湧而出的殺氣,又哦了一聲,只是未曾灌酒。
殺氣,即使是天資悟性再好的人,也不能全憑靜悟,若想增長殺氣,還得是殺人!!!
這個殺人,卻又不是那個殺人,若是說殺人能或多或少蘊養殺意,那麼,衝鋒陷陣的將軍們,豈不是殺氣如麻。那麼年輕時屠戮敵軍三十萬有餘的三軍統帥,豈不是殺意通天。
戰場上所殺,並無對錯,兩軍對壘,都是心中自有正義,故此,死戰殺無赦出來的人,是一身的凶氣,譬如三軍元帥李夫莫,當初可是號稱天下第一凶氣。
而佔據天下第一殺氣的,正是一天只出八刀的徐東關!!!
為何屠戮敵軍三十萬的元帥,比不過一天只出八刀的徐東關?!
殺人,並不能殺手無寸鐵的人,亦不能殺失去戰意的人,更不能殺已經繳械投降的人。如果殺了,那便蘊養凶氣。
李遇芝哦了一聲,如此看來,柳晨生殺了許多想殺他的人。這般殺意,雖然談不上驚世駭俗,卻也是頗有氣象。
只是不知曉那個踏著崑崙的少年劍客,是否還是藏拙,如果是,那麼接下去的比鬥,就真有趣了。
……………………………………
至於劍氣燭龍消散的吳悠,也未曾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還是有些殺招後手,能再度扭轉局勢。
只是,他忽而間心生變動,竟然不再做反抗,任由那柄盛滿殺意的劍懸在頭頂,吳悠自然可再度反撲,只不過,這會喪失他太多底牌。
令他少去日後行走江湖的依仗,洗劍池比鬥,是年輕劍客的比鬥,可行走江湖,可不就是年輕人的江湖了,譬如六心門這種暗殺門派,最是喜歡以老人殺新人。
況且,這般做法營生的門派,不止六心門,還有些藏匿於灰暗中看不清道不明的,更為致命。
吳悠有自信破去這一劍殺意,無非是再祭出少許殺招罷了。可他並沒有非贏不可的理由,洗劍池比鬥,比的是劍法劍意,若是太看重輸贏,反而失去原本興致,味同嚼蠟。!
劍本身就是雙刃,能殺敵,能傷己。劍的剛直劍身,並不是要劍客執拗,而是要劍客正直,心正,體直!!!
劍客也是如此,一個高明的劍客,是會計較得失的,一時的失足,並不能決定往後,若是太過以偏概全,就委實是蠻不講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