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房內,許大一個圓潤的大院。佈局極其雅緻,一株江南垂柳,枝條徑直墜入小池內。說來亦怪,深冬天,哪兒來的蔥蔥郁郁,一片春意。
池面浮有三三兩兩的睡蓮,池中是千尾錦鯉。大院一旁設有一方供歇息的石桌。上面有位中年人,正在埋頭翻閱一篇道家金典。
他很是儒雅,若非一旁那柄神兵,當真會誤為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他似乎看到字意甚是深奧的句子,不由蹙眉,靜心思慮。
久思而未得其果,中年人折下一片柳葉,夾於書縫中,而後輕輕合上。
長身而起,走至那方千尾錦鯉池畔,他手中不知曉何時多出一盒魚食,輕輕攆起一撮灑下。
望錦鯉沉浮由衷發笑,他向來如此,遇不決事時,便來投食。任誰亦無法猜想,那位殺人誅心的洗劍池當代池主,有如此閒情雅緻。
正房後背,便是令無數劍客神往的洗劍池。洗劍池,當真是一方寬闊的池水,以無數名劍浸泡而聞名。
各朝各代,各門各派的劍,這兒皆能尋出一二。江湖中有句話稱:洗劍池沒的劍,天底下早不出第二柄。
池中的劍歪歪斜斜的沒入水中,有的已橫躺下去,難以望見劍身。唯有那麼數柄佇立剛直,絲毫不傾斜。
哪些多半是洗劍池新鑄的神兵,若是入池中望,尚能見一排密密麻麻的劍痕,大小不一。
有道小極的,似乎是點上一般。留下劍痕的名曰蜉蝣,是當代劍道十首的佩劍,不遠處有一柄其貌不揚的長劍沒入。劍身上有刻字,只是已被池水洗去一二。
中年人望那方劍池,而後再望眼前這方生機池。正可謂:一生一死。
他輕嘆,“數月後的劍池大開,想必是要捨去一二柄劍。沒奈何,寶劍贈英雄。若是可以,我恨不得有諸多劍道奇才將池中劍取盡。”
“不然放於這兒蒙塵,著實是委屈了。”中年人自嘲一笑。
身後一位冰冷女子緩緩行來,持三尺五寸長劍,她緩步走來,輕喚一聲,“父親。”便是連叫喚這個飽含世間情感的稱謂時,語氣都是這般冰冷。
若是有明眼人望見,自然知這柄長劍名曰“扶搖”。兵戈榜前十甲的煊赫身份。
本應沒入洗劍池的扶搖,被中年人擅自主張交於這位女子。最初可是飽受詬病,奈何此女而後展現的風采,著實令人陰陽怪氣不起來。
中年人輕聲應到,而後轉身一笑,“女兒,為父想要你出劍池接一劍。”
年輕女子只是默默聽著,時而點頭。
中年人怕囑咐不周,又添上一句。“若是持劍的人有幾分本事,便算了,若是沒有,便接回來。”
女子出正房,手中長劍飛出鞘,女子徑直踏上那柄扶搖,一路西行。
中年人望著守三絕的女兒,苦笑道,“持四尺長劍的年輕兒郎可要小心嘍。”
世間有三尺五寸長劍曰扶搖
四尺長劍曰崑崙。
喜歡客不歸請大家收藏:()客不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