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鳳台幾個搭檔了十幾年,這個打噴嚏,那個便能猜到打噴嚏這人有什麼心思。
默契到了這種程度,幾人之間自然是一皺眉一抬手,對方便能立時明白是個什麼意思。
當下東城夢沉幾個相互一對眼兒,齊齊呼喝打馬“駕!”“駕!”……兩鞭子甩下去,瞬間將內侍與二三十個宮中護侍拉下一大截兒。
內侍不由大喊:“哎!樞密使……慢些!”
鐵棘邊策馬飛馳,邊回了頭喝道:“公子說大王那裡十萬火急……需急馳前去……新都。”
這人說前半句的時候,內侍還能看見幾個人影,及至鐵棘說到最後,內侍只能看見煙塵滾滾,十幾息間便去的遠了。
人跑了有什麼法子,誰讓人家打的旗號是往宮裡“救火”。內侍只好垂頭喪氣領人直追。
此時月色清亮,往新都去的官道上莫說馬車人影,連暈頭兔子都不見一隻。
平坦坦一條大路……十幾人便放開了你追我趕,不過一個多時辰便到了新都。半夜三更,守門兵士早就關門落了大閂,東城拿令牌叫開城門,十幾人便停也不停,徑自策馬馳到內城。
往昔九公子進出王宮便是家常便飯,這會兒不等他拿腰牌,守門護衛便恭恭敬敬放他進了側門。
出側門是條寬約十三四丈的東西巷子,只所以說是巷子,實在是因為兩邊牆高三四丈,只牆高不是重點,重點是一邊牆上每隔七八丈便有扇丈餘寬的雕獸小門兒。
每個小門兒前都站了兩個青衣內侍。
九公子在巷中站了,眸光一瞟左右幾個內侍,閒閒問:“大王今夜在何處歇宿,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樞密使問話,還用得著指名道姓指人來答麼?
當下第一扇門與第二扇門兒的小內侍搶著應聲:“大王今夜歇在嫻姬那裡。”
另個反駁:“哪有……大王只在嫻姬那裡用晚食,用過晩食便去尋蝶翼夫人。”
又有個內侍悶了半晌,等旁人七嘴八舌說完,方湊過來小聲嘀咕:“奴有個同姓在大王身邊做護衛,他說……”
說了半截兒,小內侍瞄了幾眼四周,回過頭再說話時便壓下嗓音:“今夜可能有事兒……大王去幾位夫人那裡統共不過一個時辰。此時……正歇在寑宮。”
見了幾個美人兒都沒有留宿,就是說……那位在等……等王家人進宮。封王果然磨利小刀要“下手”。
九公子垂瞼掩去眸中嘲諷之色,想了想,轉而由袖中掏了錦袋出來,抖手扔給這個小內侍,淡聲道:“拿去罷。”
一句話便得了一大袋金,小內侍喜滋滋藏了錦袋,殷勤道:“這會兒無事,奴索性引樞密使去。”
九公子淡淡“嗯”了一聲。
寑宮便在大殿之後,因走的是側門,且寑宮就在巷子最東邊,當下小內侍挑了燈籠側身在前頭引路,九公子施施然跟在後頭。
兩人過了巷子盡頭的庭門,又行過兩處宮殿,小內侍方停下來,指了前頭道:“樞密使自去罷,奴今夜輪值,不敢走的遠了。”
他這邊兒一出聲,寑宮外頭立時有兵士喝斥道:“何人鬼鬼崇崇?”只兵士喝斥半截兒,抬眼瞅見九公子,忙迎下石階施禮:“見過大人,大王在宮裡,大人且自去。”
兵士沒有問九公子為甚來,甚至大臣深夜進宮,應向封王通稟這回事兒都好像忘了。
ps:各位親隨意……(未完待續。)
喜歡胭脂鬥錦繡請大家收藏:()胭脂鬥錦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