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轎晃晃悠悠,直行了一刻鐘,便又輕輕落了地。
“夫人,到了。”
兩個小丫頭壓了轎簾兒,韓嬤嬤並玉京一左一右伸了手,待扶了謝姜出來,另有六個杏紅衫兒的小丫頭上前,隨後託了逶迤於地的裙裾,一行人進了屋。
待她在榻上落了座,引路來的嬤嬤又屈膝施禮:“奴婢琴娘,原是寒通居管事兒嬤嬤。”說到這裡,抬眼看了韓嬤嬤,笑呤呤道:“待得這位嬤嬤甚事弄的熟悉,奴婢便仍回老院兒。夫人歇罷,奴婢候在外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兩三句話既擺明了立場……她是九公子的人,又撂明瞭態度……今日來新院,她只是臨時客串一把。
既然她不顯山不露水示了好……謝姜便眉眼彎彎,細聲道:“既是寒通居的嬤嬤,那便是公子最為信賴之人。玉京,與嬤嬤倒盞茶來。”
依照往常,這種時候謝姜應該打賞。
但是……身為月出寒通居掌院嬤嬤,必見多了權貴,更見慣了各種賞賜。
單看她方才乾淨利索的處事風格,謝姜拿準……若舍了金錠銀錠這些東西,以茶回敬,對於其間的親切隨和之意,她必領會的到。
果然,琴娘臉上笑意更深,屈膝施禮道:“多謝夫人,奴婢告退,夫人歇息罷。”
令丫頭倒茶,不過是要表達出一種姿態,謝姜原也篤定她不會真喝,此時見她仿似領會了意思,謝姜便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琴娘躬身退了出去。
屋子裡靜了下來。
聽得外頭腳步聲踏踏去得遠了,謝姜伸了個懶腰,待放下胳臂,轉眸瞄了一圈兒,不由細聲問:“嬤嬤,北斗怎麼不在?”
韓嬤嬤緩聲道:“娘子早上只用了些粥,此時想必餓了。老奴讓她去苞廚尋些吃食。”
甚麼尋吃食?分明是派她探探府內情形如何。謝姜知道內宅的事兒,到了韓嬤嬤手裡不過是一碟子小萊,便也懶得再問。
輕風拂來,門廊上的玉珠簾兒,發出細細碎碎的“叮叮”聲。
謝姜斜倚了絨枕,闔上眼假寐。
方眯了半刻不到,珠簾兒“嘩啦”一響,北斗進了屋,韓嬤嬤拿眼略略一掃,不由訝異道:“怎麼這樣多?”
不怪老嬤嬤驚訝,托盤上九個小碟,每碟兒只得巴掌大,其上各色點心拇指大小,綠的紅的紫的……剎是好看。
“哎呀!這是做樣子看的,琴嬤嬤說……櫥裡早備了吃食。”北斗放下托盤,顧不上向謝姜施禮,扯住韓嬤嬤便往榻前走:“嬤嬤先別管它了,外頭來了好些人。聽春光說……七扈十六郡的書畫名家都來了。”
七扈十六郡的書畫名家?
恍然想起來九公子提醒……阿姜要心裡有數,又這人“意味深長”的一瞥,謝姜心裡一動,細聲問:“這些書畫大家來……做甚麼?”問了這句,她陡然覺得問的有點“傻”氣,便咳了一聲,細聲細氣道:“仔細說來聽聽。”
北斗立時眉飛色舞,比劃道:“娘子哎!那些人個個捧了錦繡帖前來,說要恭祝錦繡公子大婚之喜。你們沒有看見……。”說到這裡,小丫頭兩眼滴溜溜瞅了案桌兒,見托盤邊兒上擱了把陶壺,便咭咭道:“娘子先賞奴婢碗水喝,行麼?”
急驚風偏碰到個慢郎中……玉京默默倒了碗茶遞過去,北斗咕咕咚咚一氣兒喝完,待將碗放在桌上,方抹抹嘴道:“公子散了二十張錦繡帖,約天下文人雅士前來觀禮。”
自九公子加冠,天下間錦繡帖不出十張。除了老夫人壽辰那回給了謝姜一張,近七年來,再沒有第二張錦繡帖流入世間。
這回,盡然散出二十張,且看情形,這二十人還盡是文人墨客之流。
謝姜突然明白了九公子的用意。
ps:祝親閱文愉快,求訂閱,
ps.5.15「起點」下紅包雨了!中午12點開始每個小時搶一輪,一大波515紅包就看運氣了。你們都去搶,搶來的起點幣繼續來訂閱我的章節啊!(未完待續。)
ps:ps:求月票,倫家掉到500名開外了……桑心欲絕吶!
喜歡胭脂鬥錦繡請大家收藏:()胭脂鬥錦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