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桌子人樂呵呵的吃了午飯之後。
韓劍心裡想到之前在廚房裡面,王爽還不知道什麼是土坷垃這個事情。
再一點就是,他也想帶著她們幾個到高安地的後山上去轉轉去。
看看田間的風景,也站在後山上面遠遠的向四處瞭望一番。
真正的帶她們感受一下這大自然給人的直觀感受,特別是一直呆在城市裡面的齊芳芳和王爽她們兩個,讓她倆感受一下城市裡沒有的風景與給人的感受。
午飯結束以後,幾個人坐在涼亭下稍作休息。
韓劍提出了他的想法,齊芳芳和王爽都是立刻就贊同了的。可是蘇月有些其他的想法了,本來說好的下午要去找玉芬嫂子去的,這一去後山玩去,她怕也就去不了玉芬那裡了。
韓劍隨即解釋道:“咱們先到後山上去轉上一轉,回來再去玉芬嫂子家也不遲的。”
蘇月一聽韓劍這樣安排,她心裡也有了譜了。她還以為韓劍將去玉芬嫂子家給忘了呢!哪曾想韓劍還是個心思細膩的人,再說了,這一天裡的事情他哪能說忘了就忘了呢!
說去後山就去後山。
幾個人一同邁開步伐,很快的時間就走到了村子的北面出了村子。
韓劍和蘇月自然對這裡的一切都很是熟悉的。
只是她們身後的齊芳芳和王爽對於這裡的事物還是很陌生的。
走過打麥場的時候,望著場邊上的那個老舊的石磙,有些好奇的王爽問了起來,她問道:“蘇月,這是什麼東西啊?”王爽叫著蘇月讓蘇月去看石磙。
因為石磙上還有鐵質的用來牽引石磙的鐵架子,所以王爽不能只看著這樣的石頭想象成簡單的一塊滾圓的石頭,所以也就好奇的問了出來。
王爽問過蘇月後,她很快的走到石磙的前面。這個石磙是正兒八經的的用一塊大的石頭雕刻而成的石磙。經歷了那些年碾壓麥子之後,整個石頭的表面被摩擦出很光滑的跡象。雖然沒有像被盤出來的那種把玩的玉石那樣油光錚亮,但當人們看到這種屬於自然形成的東西,又參雜人們用之勞動之後,最終形成的光滑的石面時,還真的忍不住想要立刻的上去撫摸一把。
王爽撫摸這這個已經有些年頭的老舊石磙,不由的側著身子坐在了上面。只是她的眼睛開始注視著蘇月,是在等待著蘇月趕緊給她一個答案。生在南方的城市裡的她,從小很少走到農村這樣的環境裡去,很多的事物對於她來說都是不夠了解的。再說她們九零後這一代人,在她們真正能夠記住事情的時候,像石磙這樣最原始的打麥用到的工具,已經慢慢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了。
直到現在,王爽還以為農業在已經實現了機械化了。只是她身在城市的環境下,對於農村的情況還是有很多的不瞭解的。
蘇月也很快的來的王爽身邊,她扶著王爽的肩膀也坐在了這個表面光滑的石磙上面。開始為王爽介紹道她們屁股下面這個有著歷史意義的工具。
蘇月說:“這個就是我們小時候還可以看到的,用拖拉機拉著它碾壓小麥的,也就是像現在的小麥收割機一樣,用它將麥粒從麥穗上能夠完全的剝離出來。”
蘇月的介紹有些太籠統了,王爽還是不能夠理解石磙的使用狀況。
有些事情還是需要韓劍這樣的男生給她一個解釋的。
畢竟那個時代的他們,還是男孩子比較調皮,喜歡跑的大街小巷都是他們滿頭大汗的身影。
韓劍開始為王爽和也不瞭解的齊芳芳講解起來,小麥是如何透過這種石磙的碾壓之後脫離麥粒的。
在那個機械還不發達的時代裡面,沒到夏糧收穫的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