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海選整整持續了五天。
這五天裡,胡志揚每天都會帶著廖凱去球館裡轉一轉,向他介紹一些同齡的優秀球員,領著他和國青隊教練組成員、其他球員領隊互相認識。
畢竟以後大家都是在一個圈子裡打交道的,一些必要的見識,該增長就得增長。
每天剩下的大部分時間,就在首都聯絡的訓練館裡度過,訓練的內容量不大,只是保持狀態。
到了第六天,初輪海選結束,共有80名青年球員暫留球隊。
然後開啟第二輪選拔。
第二輪選拔採取國家隊的分隊對抗選拔方式,分紅、藍兩隊。
紅隊由北方籍球員組成,歸劉鵬執教;藍隊由南方籍球員組成,歸馬丁內斯執教。
兩隊分開訓練,半個月後進行對抗賽,並根據比賽來決定進入下階段集訓的球員名單。
廖凱被分在藍隊。
“一百多年前,梁啟超曾寫下:少年富則華國富,少年強則華國強,少年崛起則華國崛起。籃球也是如此。你們是整個國家內最優秀的青年球員,我們都對你們懷著最大的希望,希望你們能夠肩負起國家籃球的未來,希望你們能開創國家籃球新的偉業……”
“我就少說廢話,讓你們行動見真章。半個月後,還是在這座球館裡,我們再見時,我希望能從你們身上真的能看見未來。”
姚日月發表完擲地有聲的壯行辭後,兩隊各自奔赴集訓地。
親眼目送這些稚嫩的少年們走出球館,姚日月仍然站在主席臺上,目光還一直朝著少年們走出後的門口……
他想起了他也只有17歲時,也同這些年輕球員一樣,第一次穿上了印有五星紅旗的國家隊球衣,激動得徹夜難眠。
他們那批青年球員,有那麼多天賦異稟的人,……他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最後,他們也不負眾望,成功地舉起了亞青賽冠軍獎盃。
而現在的這支海選而來的國青隊,又能否承載起他們接過來的使命?
而那個傳聞中的廖凱,能否真的讓他眼前一亮,如網上說的那樣、是國家籃球的未來之星?甚至來肩挑起這支平庸的球隊負重前行的腳步?……
“哎!——”許久之後,姚日月只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在姚日月的身後,兩名籃協領導也在嘆氣。
“根據這五天的海選情況看來,根本就沒有好苗子,太難了。”
“哎!大姚這次破格面朝社會海選國青隊,就是希望能捕捉到一些遺珠。現在看來,真正有天賦的還是u16國青裡的那幾個球員,偏偏最好的兩個還都遭遇了傷病沒來,真是讓人頭大。”
“可不是嘛!除了u16這批球員,之前傳言的三個好苗子:廖凱沒有參加海選,暫時還摸不準情況。金陵九中的吳超,號稱‘小周奇’,身高臂展確實不錯,但就是太瘦了,完全沒有對抗能力,連跟他同年齡段的小孩都抗不過,怎麼打比賽?”
“我也關注了那個吳超,防守還不錯,就是進攻能力太缺乏了,一個高中鋒,完全沒有低位腳步和背身能力。”另一人插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