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隊能夠拿到7分,那是因為廖凱一人拿到了4分。而且他這4分全部是抓下進攻籃板後的得分,並沒有佔用球隊的進攻回合。
這個意義,可就遠比單單拿4分大多了。
這等於生生搶回來兩次球權,而且會給外線投籃的隊友注入更多信心。
剛一開場,白靜亭就坐不住了,一直站在場邊看球。
每當廖凱從他身邊跑過時,他都會激動地大喊:
“李凱!加油!”
“好樣的,小凱!”
就差直接上場抱住廖凱了。
因為只需要開局這幾分鐘,他已經看出來了,這場比賽只要廖凱這個支柱不倒,追夢隊就不會倒下,他們就儲存著戰勝對手的希望。
與他截然相反的是紅星隊的主教練,也就是塞爾維亞國青隊的主教練,他很不滿意球員對廖凱的防守,一直在場邊衝防守廖凱的球員大聲嚷嚷,最後乾脆把這名球員換下。
除了廖凱之外,追夢隊中表現第二好的球員就得算申塗了。
因為紅星隊的戰術是全場夾擊持球人,在這種情況下,申塗居然沒有失誤,能將皮球傳匯出來,也算是人品大爆發了。必須得給他記上一攻。
郭建下場後,開火權輪流交到廖凱、朱松偉和王曾傑三人身上,面對著紅星隊從不失誤的防守站位,像不停轉動著的齒輪一樣密不透風的防守輪轉,追夢隊根本不可能利用傳導將皮球滲透進去,既然如此,他們只能依靠個人的單點爆破。
王曾傑空有強壯的身體,卻只能在外線扔三分賭運氣,他的那些突破技巧在站位精準的紅星隊球員面前根本不夠看。再加上防守端接連出錯,他也早早地被王仕朋給換下場去。
所以王曾傑持球單打這個選項又被叉掉。
身背兩犯的朱松偉在防守端消耗掉大量精力,導致他手感全無。沒有投籃的朱松偉就是被拔掉了牙、咬不動人的狼。
所以最後,開啟進攻局面的重任只能落在廖凱身上。
廖凱持球單打,這是王仕鵬戰術體系中最後的一環,是比賽進行到最後時刻的殺招,但現在不得不在開局就使用。
申塗也很機靈,見王仕朋在場邊比出“拳頭”,過半場後就將球交給廖凱,然後趕緊跑開。
他跑得倒是挺快的,但卻給廖凱出了一個大難題——接球的位置還在中圈附近,離籃筐太遠了。
廖凱並沒有急著去展現他的運球功底,而是選擇了最省力的方式,側身靠住防守人,依靠體重的優勢,慢悠悠地朝著三分線逼近。
紅星隊的球員再次展現出他們的專業素養,沒有百分百的把握,絕對不下手去搶球,不給廖凱留下任何擺脫的機會。
廖凱也不急著擺脫,控制好皮球,耐心地等隊友上來掩護。
掩護完,紅星隊的中鋒選擇大延誤,等他的隊友走下線繞過掩護後,再去追自己的對位人。——標準的擋拆不換人防守。
完全不給廖凱留下任何縫隙。
此時,廖凱的選擇有:一、抓住擋拆的間隙,將球分給胡祥正,由他來策應進攻;二、呼叫胡祥正返身再來一個反掩護,看看第二次掩護能否出現機會;三、將球分給其他隊友,重新組織進攻,放棄這一次沒有出現機會的持球單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