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偉更是特意地叮囑廖凱:“不論場下我們說了什麼,但站在球場上,我們就只有一個身份:球員。打好籃球,是我們的本職工作。以後,隨著加入的球隊越多,你會發現教練、隊友等不可能是完美的,總會有一個磨合的過程,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不要想那麼多,先做好自己。”
“嗯!”廖凱很感謝朱松偉能跟他分享這些道理,回答得格外肯定。
……
……
沒有休息和磨合隊伍的時間,第二天下午就開始後兩場比賽,錄製的行程安排得十分緊張。
一方面韋德的檔期就這幾天,必須得抓緊時間錄完;另一方面,在《灌籃2》緊張錄製的同時,隔壁的籃球節目已經搶先播出,那邊全是單挑或3v3比賽,而且只是在海選時分一次隊,然後就一直是兩隊比拼。賽制簡單、比賽形式簡單,錄製得非常快,這就迫使《灌籃2》這邊也要加快進度。
上午,球員們就得拖著昨天比賽完的疲憊身軀開始訓練。
廖凱是球隊中體力最好的,一上午的訓練他沒有任何懈怠,該跑戰術就跑、該投籃練習就投,半點折扣不打。
今天的訓練氛圍有點怪,大家都能感受得到。
幾乎都只是悶頭練習,沒有人講話。
孫越悶著,球員們也悶著。
這種怪異的氛圍多少也跟廖凱有關係,昨天廖凱在短暫時間內的亮眼發揮讓所有人都意識到一個問題,他有資格獲得更多的上場時間、甚至在球隊中更重要的地位,但孫越沒有開口,大家也不方便提這個問題。
廖凱當然也不會主動去提。
午飯時間到,訓練結束,孫越只是公佈了下午比賽的首發名單不變,再簡要重申了比賽態度和團隊配合的重要性,便第一個離開。
曹方拖到其他球員離開後,才拉住廖凱問:“你有什麼想法?”
廖凱知道他問的是如何看待孫越的冷處理。
但又能如何看待呢?
廖凱依舊是保持著平靜:“沒什麼想法!我打我的球就是了。”
“沒什麼想法就好,不要在意這些。別人的眼光,都不值得你去在意。”
見廖凱表面平靜,但內心深處有一些個人看法,曹方乾脆說得更直白些:“越哥是職業球員,是打過nba的人,他從內心裡瞧不起我們這些球員,看不起這種級別的比賽,無論我們在比賽中有多努力、發揮得怎麼樣,都很難去獲得他的尊重,這是很正常的。”
“你站在他的立場上去考慮,就能想得到。”
“所以我們這批球員沒有資格去發牢騷,再多的個人想法也得憋著。說得難聽點,別人給我們的機會那叫施捨,但我們自己得接著,並要感謝他的施捨;如果他沒施捨給你,那叫理所當然。”
“話糙理不糙,希望你能明白。”
迎著曹方關切的眼神,廖凱想了想,回道:“我知道,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只有靠我們自己去努力、去爭取。放心吧,方哥,我不是小孩子。”
喜歡籃球場上一少年請大家收藏:()籃球場上一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