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那些取巧獲勝的球員們雖然承受了白眼,卻獲得了實利——晉級;張志揚隊雖然贏得了場下球員和觀眾的尊重,卻只能接受比賽失利、甚至是被淘汰的結果。
由於二星班選擇了內耗,二星班的球隊急劇減少,很快又輪到一星班選擇球隊出戰。
“艹!”一星班球員必須得再次表達他們內心的憤怒……
廖凱所在的鄭圖藤隊遲遲沒能被派上場。
誰先上場,誰後上場,這是沒有一定順序的,都是現場由教練臨時指派。
廖凱也不明白,為什麼王仕朋遲遲不派自己這一隊出戰?
因為隨著球隊的減少,比賽的形勢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微妙。在當前這個時刻,越早出場越好,才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
但從王仕朋嘴裡念出的球隊的名字,卻始終不是鄭圖藤隊。
一向沉穩的廖凱也坐不住了,他的兩名隊友更是急得咬牙……
在比賽的過程中,他們一直在分析其他球隊的實力,從中挑選出那些是可以去發出挑戰、並贏得勝利的對手。在這方面,鄭圖藤是專家,他熟知這裡面的大部分球員,一直在分析給廖凱和劉叔同聽,並從二星班中挑出來了三支可以去挑戰的球隊……
但是,由於遲遲上不了場,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心裡選定的三個對手一個接一個消失。
其實這也是第二輪比賽和第一輪海選比賽相比,場邊球員最大的不同。因為海選時的對手是由導師選定,著急也沒有用,所以坐在場邊的球員都全情投入到欣賞比賽中;而到了第二輪,只有那些坐上了晉級席的球員才有心情去欣賞場上的比賽,至於坐在場邊的球員們,都忙著去分析對手呢。
……
場邊,已經只剩下六支球隊了。
一星班三支,二星班兩支,三星班一支。
現在,已經沒有星級限制,每支出場球隊可以自由挑選對手。
現在,真正到了誰先出場,誰就可以手握命運的時刻。
因為一星班所剩的三支球隊中,炮灰1號董康朝隊和炮灰5號葉舟隊都還在,隨便挑選這兩支球隊任意一隊,穩晉級;二星班那兩支球隊據說實力很強,但廖凱壓根不在乎,他雖然行事低調、在別人看來是一枚嫩鳥,但他自己是有著強大的信心的。
關鍵是,三星班的那支球隊,此次分組後的真正的大魔王隊——郭建隊,至今還在。
可以這麼說,這是三個星級班、總共61支球隊中,廖凱唯一沒有信心拿下的球隊。
因為郭建隊三人分別為:郭建、劉義、申塗。這三人個個都是相應位置上的top3水準的選手,而且搭配合理:一個後衛,一個鋒線,一箇中鋒。
這個隊被剩下來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沒有人傻到去做那隻撲火的飛蛾!
孫越放任手下球員自由組隊的惡果,就是出現了這麼一支巨無霸球隊。
喜歡籃球場上一少年請大家收藏:()籃球場上一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