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凱自我評價:最滿意的,是在場上的籃球意識和戰術應變能力,他回想起來,他總是能在球場上做出最正確的選擇。而最不滿意的,是他的球技實在是太糙了,嚴重依賴身體天賦和體能儲備。
有限的技術動作,嚴重限制了他在球場上的進一步發揮。
而且,只要上場打比賽,尤其是高強度的比賽,體能是一定會下降的,這時候,沒有技術做支撐的身體天賦就會顯得很尷尬。
在與鄧家佳的交鋒中被全面壓制,就說明了這一點。
雖然說鄧家佳天賦出眾,已經達到職業水準,但他畢竟只是一名青年隊的球員,被一名青年隊的球員打爆,廖凱對自己有些失望。好歹他也是有加油系統、有bug的人啊,雖然這系統菜雞了一些,但也不至於輸給一個正常人類吧。……啥也不說了,開始練習運球吧。
晚上回到租住的小隔間後,廖凱開啟新買回來的q油,隨便喝了一點,當作喝飲料一樣【如此強悍!】。
一個月的時候沒喝油,但他覺得也無所謂。在他最初接觸籃球的時候,喝油能給他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現在,他正常鍛鍊的提升速度已經追上了喝油的進度,並且比喝油帶來的能力值提升更為直接、有效,所以他只是把喝油當作一種輔助手段,並不過分依賴。
他現在喝油,首先是為了瞭解一下體內的各項能力值情況。
“嗨,朋友!好久不見。”頭腦裡的系統開機,居然先給他打了一個招呼。
廖凱有些感動了:想不到,這系統還挺有人情味的。
顯示屏上一一呈現:
身高:。
體能:。
力量:1.上肢力量:爆發力,靜態力量;2.腰腹力量:柔韌性,爆發力,抗擊打力;3.下肢力量:爆發力,持久力,抗擊打能力,靜態力量。
敏捷:1.橫移速度:;2.縱向調整:;3.手速:;4..手眼協調:;5.起停接換:。
運球:1.右手控球:;2.左手控球:;3.變向交運:;4.行進持球:;5.拜佛、胯下單手、背轉、歐洲步、in+out單手持球等專技動作未解鎖。
投籃:籃筐到三分線間共有等距離的四圈投籃點,籃筐下一圈三個投籃點,基本都穩定在左右,距籃筐的第三圈,共13個投籃點,滿能力值100200,個人能力值在75140之間;除此以外的其他中距離點位,能力值基本在50左右;而三分線外尚未開發。
傳球:。
球商:1.預判斷:;2.位置感:;3.臨場應變:;4.心理素質:。
廖凱也不著急,緩緩瀏覽……
他在邊看邊思考:現在自己有傷,而且腰腹的傷太煩人了,它位於身體構架的核心區域,無論是身體哪個部位發力,到最後都會牽動腰腹。
所以這段時間內,他唯一能練的也就是控球技術了,正好,抓緊時間提升自己的這一項短板。
廖凱說練就練,從第二天開始,他就到於成輝所在的青年隊體育館去報道,開始練習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