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凱在腦海裡慢放:於成輝先是緩慢逼近,突然向左變向,再向右,再向左,完成出手……一是球速極快,再則是起停之間、節奏變換之間銜接得毫無縫隙,像是一條線串起來的動作。
這便是控球的至高境界麼?
不,籃球的境界無止境。
但於成輝確實是職業的控球選手,甚至,水平還在職業選手的平均線以上。也難怪廖凱連應對動作都沒能做出來。
廖凱的回放還沒有結束,當中還有一些蹊蹺之處:向左、向右……對,就是這裡。當於成輝向右變向時,他已經完全晃亂了自己的防守節奏,正是出手的好時機。那為什麼還要再向左變向一次,這不是畫蛇添足麼?
以於成輝的能力,不可能犯這樣一個錯誤。
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他要再多變向一次?
廖凱恍然大悟,是因為自己左手有傷。於成輝是何等能力的球員,他不願意佔這個便宜,所以要再多變向一次,選擇在自己的右手側出手。
也就是說,下一次進攻,於成輝還會在自己的右手側出手。
徹底想明白之後,廖凱恢復了信心,對於成輝說:“我想好了,教練。咱們再來一球。”
於成輝一直在安靜地等著,他見廖凱低頭冥思,這時又眉頭舒展、神情間信心滿滿……點頭稱讚道:“很好。”
任何一項運動,技術、能力固然必不可缺,但悟性同樣重要。如果廖凱能在短暫的時間內就悟出什麼,那足以說明他是一個有天分的球員。於成輝感到很欣慰。
於成輝繼續持球進攻。
也許是為了試驗廖凱,他這一次的進攻方式和上一球如出一轍。
“啪啪,啪——”
同樣的節奏,同樣的變向,同樣的急停出手。
廖凱對於成輝的控球節奏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更主要的是,他料定了於成輝的出手地點……
在於成輝起球的同時,廖凱起跳。
這一次攻防,便與節奏、技術無關,演變成了兩人下肢爆發力量的比拼。
“啪!”
廖凱獲勝。
結結實實的一記蓋帽,將皮球在空中扇飛。
廖凱正面封蓋掉於成輝!
一旁觀戰的四人,劉棟、老二、阿神、張迅……個個目瞪口呆。
於成輝是什麼人物?
這一球即便不進,那也應該是於成輝自己手感不佳……怎麼可能?被廖凱正面封蓋!
於成輝同樣詫異,但他沒有半分被封蓋的沮喪。相反,他很欣慰,甚至是驚喜,衝著廖凱大聲嘉獎:“幹得漂亮,看來我沒有選錯人。”
自己居然蓋掉了於成輝……廖凱心中的喜悅,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但,冷靜下來後,他還是坦白從寬:“教練,其實這一球我是利用了你的同情心。我知道你不會在我的左手側投籃,提前就準備好起跳。”
於成輝一愣,繼而哈哈大笑:“你能看出來,正說明你是用腦袋在打球,這一點很難得。況且,換了其他人,即便是看出來,也不可能蓋到我……”
正說著,他突然走近來,和廖凱比試了一下身高,又是一喜:“你長高了?”
其實廖凱只長了一厘米,現在是1米79,但於成輝是籃球運動員,又長期擔任教練,對身高十分敏感,所以竟看了出來。
廖凱知道自己將來能長到1米98,所以自信地回道:“我還會長的。”
“嗯,那就好。身高對你很重要。”
為什麼單單對我說身高很重要?廖凱不清楚。但他也不關心,反正自己還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