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隊友前來攙扶,劉棟一個骨碌就從地上翻身而起,他面朝籃筐後的觀眾席,鼓起手臂的肌肉,大聲宣洩。
上一次防守成功,劉棟只是默默地收下籃板。而這一次進攻打進,他再也壓抑不住內心澎湃的激情……
一攻一防,他憋著勁向眾人展示出,誰才是南陵市第一中鋒。
劉棟的這一次進攻,廖凱看得清清楚楚,是內線進攻技術的完美展現:如何在敵我優劣的對比中,採取合理的進攻方式;如何騙取對方重心偏離,奪得先機……劉棟左手運球,左手投籃,那他的右手呢?他的右手至始至終都靠在對方的身上,擠佔對方的封蓋空間,讓對方無法正常起跳來干擾他的出手。如果對方強行封蓋,便會造成身體碰撞,賠上一次犯規,就像現在他造成的寸頭哥的犯規。
“你真特麼牛比。”正是因為看出了這些玄機,廖凱的這一聲誇讚格外真誠。
劉棟加罰,命中。
現場解說的聲音透過擴音器傳播出來,在球場上空環繞:現在請允許我為大家隆重介紹,來自南陵五中的,身穿18號球衣的,才念高一的16歲球員劉棟,他會是我市中學生裡最強力的中鋒嗎?將來一定是!而現在,可能,已經是……
……
下一個回合,寸頭哥早早鑽進了內線,側身扛住劉棟,張手要球。
他高傲的眼神和悠閒的姿態一掃而光,代之的,是嚴肅的神情和蓄力待發的身體。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第一中鋒”的寶座正遭受這個高一新生的強有力衝擊。
當然,他不會輕易讓出自己“第一”的頭銜。
他付出了多少辛酸和汗水,多少個日復一日的訓練,又經過多少場比賽的鏖戰,挑落了多少對手和那些虎視眈眈的挑戰者,才換來這個頭銜。他比其他任何人,更知道這個頭銜背後的故事,也更愛惜這個頭銜。
寸頭哥開始發力,劉棟在身後死扛。
二人都是咬牙切齒,全力以赴,簡直就是兩個巨無霸在戰場上互相沖撞。不靈活,不飄逸,不迅捷,但那種沉緩而有力的碰撞,“嘭咚!”,一次;“嘭咚!”,再一次……每一次都聽得人心裡發顫。
在寸頭哥巨大的身影之下,劉棟像一塊頑石,牢牢地釘在那裡,任憑前方山崩地裂,他寸步不移。當然,這樣的死扛已經消耗掉他所有精力,他也只能在身後死頂。即便如此,才讀高一、年僅16歲、還未完全發體的劉棟,已經向大家展示出來,他的力量有多出色、多恐怖。甚至可以說,這種力量就是他的專屬天賦。
要單論力量,肯定是寸頭哥更足,但畢竟他身形更高,他想就這樣持球、靠力量碾進內線,在力量同樣出色、身形更敦實的劉棟面前,絕無可能。
其實,他就是在無球的時候,在劉棟的緊盯之下,也不可能在內線要到很深的位置。
寸頭哥也發現了,無論他使出多大的力氣,身後總會有一股更堅實的力道反彈回來,讓他無法繼續前進。
好在,他第一中鋒的頭銜,並不是只靠力量打下來的。他的體重暴漲,也只是近一年來的時間,在這之前,他肆虐南陵市內其他中學的內線,憑的是他出眾的身高加上出色的技術和手感。
又一次力量碰撞之後,寸頭哥依著劉棟的身體向底線背轉身,他不用起跳,只要將手臂伸直,就已經是高不可攀。他右手手腕一抖,勾手投籃。
不用起跳,便能從容投籃,也可以從中看出寸頭哥的上肢力量充足。
劉棟也沒有起跳,他跳或不跳,都干擾不到寸頭哥的出手。
寸頭哥勾手的弧度較平,皮球的旋轉也不明顯,但方向很正,直接鑽入網袋。
現場解說就是“牆頭草”,他很會把握現場觀眾和球員的心理,此時,寸頭哥打進這記漂亮的勾手後,他吼出來的聲音就是:楊子紳用他出眾的技術告訴我們,他依舊是內線的霸主,是南陵市內無可爭議的第一中鋒……
廖凱開始擔心,劉棟會不會受到這次防守和現場的干擾?畢竟他才16歲,畢竟他這一次防守傾盡了全力,卻依然被對手打進……
輪到五中隊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