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大宋中興傳 > 第一零九章 趙構皇位繼承人

第一零九章 趙構皇位繼承人 (第1/2頁)

推薦閱讀:

趙伯浩後來被賜名趙瑗,趙伯玖被賜名趙璩音渠),兩人的地位跟他們的養母有很大的關係。

趙瑗的養母小張是婕妤,趙璩的養母小吳是才人,在南宋後宮,婕妤比才人高一個等級,足足六階。

但是小吳雖然起點低,日後卻是要當後宮之主的存在。

1135年,張浚拜相,勸趙構立儲,不久後趙構封九歲的趙瑗為寶慶軍節度使和建國公,併入讀資善堂讀書,相當於是確定了趙瑗的皇子身份。

但趙瑗只是皇子,並非太子身份,趙構也才二十九歲,他認為自己還有機會弄出兒子來,立儲的事不急。

岳飛在資善堂見過趙瑗一面,他認為此子有天子氣象,於是在1137年利用朝見趙構的機會,勸趙構立趙瑗為太子。

岳飛面奏說金國人有意立宋欽宗趙桓的兒子為宋國儲君,讓南宋難堪,與南宋對抗,如果趙構能夠早日立儲,就能擊破金國的陰謀。

趙構卻冷冰冰的對岳飛說:“你雖然忠義,但畢竟手握重兵在外,立儲的事不是你應該參與的。”

岳飛並不氣餒,又在1140年北伐之前,再次向趙構建議立儲,趙構還是置之不理。

岳飛這兩次舉動,絲毫沒有改變趙瑗的地位,卻讓趙構對他的嫌隙越來越深。

趙構心想,你一個武將,我立不立儲,立誰為儲,幹你屁事,除非你和趙瑗私下勾結,想奪我江山。

1136年趙構想封趙璩為節度使、吳國公,和趙瑗平級,這等於是預示小吳和小張也平級了。

小吳後來居上,說明她在趙構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當時任宰執大臣的左相趙鼎、參知政事劉大中和樞密副使王庶都出面發對,理由是吳國公比趙瑗的建國公要尊貴。

趙鼎說建國只是個小國,吳國是大國,趙璩是弟弟,怎麼能比哥哥還尊貴呢?

趙構卻說都是小孩子,不必非得分個高低。

趙鼎還是據理力爭,還要右相秦檜也和他一起勸一勸趙構。秦檜這麼醒目的人,自然不會和趙鼎去忤逆趙構的意思。

後來,宰執裡面其餘三人都上奏要趙構改變主意,只有秦檜按兵不動,他還向趙構進言:“趙鼎要立太子,是料定了陛下無後,我認為陛下要等親生兒子出世再立太子。”

在這一點上,秦檜和趙構可以說是感同身受,他自己的親生兒子被老婆趕出家門,多年不能相認,養子哪有自己生的親呢。

趙鼎等人的勸諫還是起了作用,趙構最後把趙璩封為保大軍節度使和崇國公,但是趙鼎的官運也到頭了。

自古以來,大臣擁立儲君都是很敏感的事,還在位的皇帝會認為你是想盡早把自己趕下臺,秦檜就不會這麼傻,他把命運抓在自己手裡。

1142年,小張病死了,十六歲的趙瑗也一同交給了小吳收養,從此以後,小吳在表面上不再偏袒任何一個皇子,可趙璩畢竟是她從小帶大的。

兩年後,趙瑗的生父死了,按規矩,他需要回去守孝三年,但他現在身份非同尋常,趙構召叢集臣討論,趙瑗究竟該不該回去守孝。

以秦檜為首的秦黨都主張遵循舊禮,趙瑗必須回去守孝,這麼一來,等於是否認了趙瑗的皇子身份,因為趙瑗既然進宮,應該守孝的就只有趙構這個養父。

趙構考慮再三,還是同意了秦檜等人的建議,讓趙瑗回去守孝,這期間,趙璩進封恩平郡王,再度和趙瑗平級。

趙瑗和趙璩兩人,在宮內一直齊頭並進,你追我趕,究竟誰能繼承江山,連趙構都沒有把握。

趙構本人很看好趙瑗,他曾經當著大臣們說:“趙瑗這孩子天賦異稟,博聞強記,有如神人一般。”

但是後來入宮的趙璩,得到吳皇后的偏愛,吳皇后又善於討好韋太后,因此韋太后也喜歡趙璩。

秦檜善於見風使舵,又覺得趙瑗能力太強,日後必定是自己的勁敵,所以也偏向趙璩。

一個能力出眾,一個得到後宮和權臣的擁護,趙構這個做養父的,不免感到頭疼。

如果從江山社稷考慮,趙瑗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其實趙瑗從小就表現出了王者氣質。

趙瑗出生於嘉興今浙江嘉興),時間正好是靖康之難那一年1127年),他出生的時候,有個叫張浩的醫生那晚路過嘉興縣衙門口,忽然看見官舍那邊紅光漫天,擔心失火了,便趕忙爬過去,結果他發現並沒有失火,是趙縣丞的兒子出生了。

最新小說: 山大王的文藝人生 中世紀之暴君帝國 快穿:如願人生 移民全球 大宋中興傳 明末之藩王崛起 大唐:李世民找我當大官 三國:我,開局選擇反賊陣營 水滸王倫 大唐:長樂賴在我家不走了 我就是要做皇帝 重生之烽火一生 快穿逆襲:炮灰寵夫 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你 回到明朝當海盜 三國第一軍師 芳魏 大明:家父九千歲 明末的王樸 大漢在逃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