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大宋中興傳 > 第七十一章 吳玠血戰饒風關

第七十一章 吳玠血戰饒風關 (第1/2頁)

推薦閱讀:

和尚原之戰後,吳玠讓弟弟吳璘駐守和尚原,王彥守金州今陝西安康),自己則退守河池今甘肅徽縣)。

完顏杲撒離喝)糾集數萬大軍,避開吳玠的主力軍隊,從武關道進攻四川。

陳倉、褒斜、攪駱、子午、庫谷、武關是六條入蜀的通道,去四川,必定要走這六條蜀道,而武關道,是離吳玠最遠的蜀道。

完顏杲撒離喝)在彭原店被吳玠打的失聲痛哭,他怕再次遭遇吳玠,心想打不過我還躲不過嗎?他決定曲線救國。

王彥就守在武關道,但是他的兵力很少。王彥是岳飛的老上級,“八字軍”的老大,當年與岳飛分道揚鑣後,他輾轉來了西北在張浚手下帶兵。

數萬金軍主力對金州發動了猛攻,王彥堅持了幾天,最終兵敗,退守松林關和明月關。

金軍佔領金州後,進逼川陝地區橋頭堡興元府今陝西漢中)。

興元知府劉子羽果斷決策,要王彥退守饒風關,並連夜派出使者去向駐守河池仙人關的吳玠搬救兵。

劉子羽是名臣劉韐音革)的長子,10歲精通經史,11歲隨父親四處征戰,後來他看到戰亂頻繁,就棄文從武。

劉韐本來是有機會做金國的宰相的,可他英勇就義了,現在劉子羽繼承他爹的遺志,走在抗金的最前線。

當年劉子羽誣陷過馬擴串通金軍獻城,那時他年少氣盛,現在的他卻是打仗的一把好手。

張浚剛到川陝的時候,劉子羽就是他的軍事參謀,後來的彭原店之戰、和尚原大捷,中間都有劉子羽起到的關鍵作用。

接到劉子羽的求救信,吳玠二話不說,就要點兵出發。

但是吳玠麾下的參謀們不肯,因為張浚強調過各軍分割槽防守,不可輕舉妄動,現在張浚沒下命令,出了事算誰的?

河池離饒風關有三百里地,金軍一支部隊已經在來河池的路上,現在分兵出去,萬一仙人關失守,不比饒風關更危急嗎?

而且路途這麼遙遠,派多了兵就會影響速度,派少了兵又無濟於事,乾脆一個兵也不派。

吳玠也感到頭痛,大家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劉子羽的使者就在外面,他更是如熱鍋上的螞蟻。

饒風嶺南枕漢江,地勢險要,是秦、楚、蜀三地交通往來的必經之處,饒風關就在嶺上,橫亙在兩座山峰之間,儼然一把巨鎖,鎖在了這條要道之上。

如果饒風關失守,金軍將進駐漢中,到時局勢就難以收拾了。

想到這裡,吳玠大手一拍桌子,“饒風關必須救,你們不去我去!老子就是單槍匹馬,也要殺到饒風關,決不能辜負劉經略!”

吳玠不顧手下攔阻,連夜點了幾千精兵,火速馳援饒風關。

二月五日,吳玠部隊在拂曉之時趕到了饒風關。因為長途奔襲,吳玠帶來的兵馬疲憊不堪,根本無法投入戰鬥。

而此時完顏杲撒離喝)部隊已經在饒風關下紮好了營寨,隨時準備發動進攻。

吳玠匆匆會見了劉子羽和王彥等將帥,便命人準備了幾十筐桔子“犒賞”完顏杲撒離喝)的部隊。

竹筐裡,吳玠附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了一行字:“大軍遠來,聊奉止渴。今日決戰,各忠所事。”落款是吳玠的大名。

看到黃澄澄的桔子,完顏杲撒離喝)一陣茫然,看到紙條,他恍然大悟,哀怨道:“吳玠啊吳玠,你怎麼來的這麼快!”

千方百計繞開吳玠的防區,可完顏杲撒離喝)最終卻竹籃打水一場空。

由於懼怕吳玠,完顏杲撒離喝)不敢立即攻打饒風關,他還在等一個大殺器。

用幾十筐桔子,吳玠延緩了金軍的進攻節奏,換來了幾天的休整時間,還趁機修建了很多堡寨,加強了防禦。

金軍在陸地上之所以所向披靡,是因為他們有重甲騎兵,相當於古代的坦克,當時被稱作“鐵浮屠”。

浮屠是佛教用語,意思是寶塔,鐵浮屠就是鋼鐵鑄就的寶塔。

而完顏杲撒離喝)等待的大殺器,就是身後的鐵浮屠兵團。

金軍鐵浮屠,是指身披兩層重甲的騎兵。每副鎧甲,重達五十斤,兩層重甲加在一起,重量達到一百斤,披掛在高大雄健的騎兵身上,遠遠望去,儼然一座座鐵塔。

這些鐵塔兵的坐騎用皮帶連成一排排,後面由步兵推拒馬樁跟著前進,每次進攻,就像一堵移動的長城,排山倒海般的壓過來。

讓騎兵穿上這樣厚實笨重的鎧甲無疑會犧牲戰馬的機動靈活性,但這種騎兵並不用於長途奔襲和衝鋒陷陣,而是用於陣地攻堅戰。

這些鐵浮屠手持大刀長槍,象坦克一樣緩緩向前推進,可謂無堅不摧。

為突襲饒風關,完顏杲撒離喝)運用的是“閃電戰術”,糧草輜重和“鐵浮屠”被遠遠拋在後面。

既然是吳玠來了,完顏杲撒離喝)就不得不小心謹慎,他要一雪前恥。

完顏杲撒離喝)一等再等,鐵浮屠終於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最新小說: 明變 山大王的文藝人生 中世紀之暴君帝國 快穿:如願人生 移民全球 大宋中興傳 明末之藩王崛起 大唐:李世民找我當大官 三國:我,開局選擇反賊陣營 水滸王倫 大唐:長樂賴在我家不走了 我就是要做皇帝 重生之烽火一生 快穿逆襲:炮灰寵夫 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你 回到明朝當海盜 三國第一軍師 芳魏 大明:家父九千歲 明末的王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