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玠部隊還是那幾千人,面對金軍大部隊壓境,吳玠不敢輕敵,他命人挖掘多口水井,積蓄糧草,時刻監視著金軍的動向。
為了斷絕宋軍的糧草,完顏宗弼兀朮)下令在渭水旁伏擊給宋軍送糧的百姓,凡是發現有暗通宋軍的百姓,實現連坐法,一人犯法,全家遭殃。
面對如此嚴刑酷法,百姓依然冒著全家被殺的風險給宋軍送糧,吳玠對這些送糧的百姓感激不盡,命人重金收購送來的糧食,但百姓們堅決不要。
十月初十,完顏宗弼兀朮)下令進攻,金軍精騎發起了大規模衝鋒。
受限於和尚原的地勢,金軍騎兵進展緩慢,而且他們驚奇的發現,和尚原到處是壕溝、陷阱,人馬跌落下去,瞬間被底部的竹刺扎穿。
但金軍兵馬眾多,衝在前面的不少人已經望見了宋軍的陣地。
這時只見宋軍萬箭齊發,箭尾還帶著火光。
因為地形原因,金軍擁擠在狹小的地帶,巨箭帶著風聲,頓時射穿好幾個金兵的軀體,火光四起,不少金兵被點燃成了火人。
馬在嘶吼,人在嚎叫,衝鋒的金軍頓時放緩了速度,但是他們依然冒死在前進。
在已經能看清宋軍面目的距離,金軍的噩夢再次到來,宋軍的神臂弩開始輪番發射,衝在前面的金軍竟然不能前進一步。
金軍紛紛敗退,即使是完顏宗弼兀朮)親自督戰,也不能擋住兵敗如山倒。
吳玠抓住時機,派軍從側翼攻擊金軍,趁勢截斷了金軍的糧道。
完顏宗弼兀朮)見補給線被切斷,不敢戀戰,指揮全軍後退。
吳玠已經預判金軍的撤退路線,派人抄小路在金軍必經之路上埋伏了一支奇兵。
月黑風高時,完顏宗弼兀朮)率大部隊出現,宋軍伏兵一躍而起,殺聲震天,金兵大亂,宋軍大殺四方。
完顏宗弼兀朮)在混戰中身中兩箭,經部下奮力營救,才狼狽的逃回鳳翔府。自與韓世忠黃天蕩一戰以來,他還沒敗的這麼慘過。
此役,宋軍俘虜金軍頭目三百餘,斬首八百餘,繳獲武器裝備數以萬計,是金軍自滅遼侵宋以來的第一次慘敗。
和尚原一戰,以宋軍的徹底戰勝收場,扭轉了富平戰敗的危局,訊息傳來,朝廷震盪,趙構更是激動不已,升吳玠為鎮西軍節度使。
但攘外必先安內,趙構對國內不斷髮生的各種起義也是愁啊愁。
跟宋江、方臘起義不同,南宋初年的起義,主要是被戰爭帶的節奏。
宋金官軍打仗,宋軍被金軍打敗後,不是繼續跟金軍打,而是變成了流寇去欺負老百姓,所以導致戰區的百姓不堪其擾、忍無可忍,最終起義。
但其中的主要矛盾還是貧富差距和不公平待遇,比如範汝為起義。
範汝為是個私鹽販子,跟著他叔叔範積中在福建討生活。
宋朝的官鹽質低價高,所以價低質高的私鹽就很暢銷,不少貧苦農民跟著範積中販賣私鹽討生活。
官府一看這哪行,於是沉重打擊私鹽買賣行為,這樣一來就斷了範積中等人的活路,範積中下面的人都要求他帶頭造反,也就是起義,但範積中不肯。
後來有個小弟殺了人,脅迫範積中起義,範積中還是不肯,怎麼辦呢?他們就推舉範積中的侄子範汝為當老大,老範你就養老去吧。
範汝為能被推舉為老大,一是他和底下人交往不錯,二是他粗通文墨,三是他也確實有老大的派頭,威武雄壯,也有造反的意願。
1130年七月二十一日,範汝為帶領五十個人,在建州甌寧今福建建甌)吉陽回源洞與建陽接壤的山區)正式舉行武裝起義。
當時閩北正鬧饑荒,饑民參加起義的人很多。建陽縣令和甌寧縣令都束手無策,只能往上報,建州知州韓珉於是派州兵前往鎮壓,被農民軍打敗。
八月二十三日,宋廷命福建安撫使程邁節制諸軍,率軍前去鎮壓範汝為。
九月二日,三千官兵進擊農民軍。範汝為利用官軍不熟悉山川道路,先引他們進山,在崎嶇的山路上把官兵拖得疲憊不堪,然後再引著他們出了平原。
這個時候莊稼熟了,到處是金黃的稻田,官兵一出山,就對金燦燦的稻穀垂涎不已,紛紛跑進稻田裡扯稻穗。
但福建地方種的都是水稻,地裡全是爛泥,官兵一進稻田就陷在了泥巴里,這時候十面埋伏的起義軍跳了出來,奮力打殺官兵,官兵大部分都送了命。
就這樣,範汝為連戰連捷,聲勢大振,附近的貧苦農民紛紛參加起義軍,部隊人數達到了10萬人,範汝為便乘勝攻佔建陽城。
趙構一看農民起義軍這麼難對付,就採納了大臣們的建議,走宋江起義的老路,去招安起義軍。
趙構也是沒辦法,前線跟金軍打的如火如荼,哪有心思對付小小的農民起義,農民打仗不就是為了吃飽飯嗎?給你甜頭就是了。
可趙構萬萬沒想到,私鹽販子範汝為竟然還是個硬骨頭,他拒絕了朝廷的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