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就剩了岳飛一路兵馬,趙構五次寫信給劉光世,要他派兵馬援救,劉光世就是不動。
完顏昌撻懶)全力對付岳飛,岳飛孤立無援,只能邊戰邊退,掩護兩淮百姓撤退到長江以南,通泰兩州陷落。
楚州之戰落幕,西部的富平之戰即將開打。
1129年十一月,張浚以知樞密院事的身份兼川陝宣撫處置使川陝地區一把手)來到了秦州今甘肅天水),積極經營西軍在陝西一帶的兵力,牽制金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十二月,張浚任命涇源路經略使曲端為威武大將軍、川陝宣撫處置司都統制川陝部隊總司令),想依靠他的名望組織西北的宋軍一起抗金。
涇源路大概範圍在今天陝西、甘肅、寧夏的交界地帶,是大宋西軍抵抗西夏部隊的咽喉位置。
曲端出身西軍世家,在對西夏的柏林堡戰疫中,以少勝多反敗為勝,從此聲名鵲起,後來金軍來襲,他和完顏婁室交鋒數次,很有經驗。
曲端的涇源路部隊是西軍的主力部隊,但是陝西六路兵馬的老大是王庶,曲端曾經幾次三番向王庶陳述自己的戰略意圖,但是王庶不聽,於是兩人漸漸有了矛盾。
金軍的探子得知王庶和曲端不和,於是就合兵一處侵犯延州今陝西延安),王庶多次下令曲端率部馳援,可曲端就是按兵不動。
王庶部隊不敵金軍,延州失陷,他只好率領一百多殘兵敗將逃到了曲端的駐地襄樂今甘肅寧縣)。
曲端故意給了王庶一個下馬威,讓他下馬進城,不準帶隨從,最後隻身一人來到了曲端的中軍大帳。
王庶進入大帳後,曲端身著盔甲來見王庶,大聲責問道:“大人,延州失守,你可知自己犯下大錯?”
王庶冷笑一聲道:“延州失守,難道是我一個人的錯嗎?我多次命你前來救援,你罔顧軍令,又該當何罪?”
王庶振振有詞:“大人你這是誣陷,延州有難,難道其餘州郡就要不顧嗎?我涇源軍擔負著保衛陝西的職責,不能只顧一個延州!”
王庶反戈一擊:“強詞奪理,你這是愛護自己的部隊,不敢和金軍硬碰硬!”
曲端憤然道:“我愛護自己的部隊,難道大人你不是愛惜自己嗎?不然你丟下延州跑什麼?”
兩人不歡而散,曲端走出軍營,就想殺了王庶,而王庶在軍營中已經感受到了殺氣,夜不能寐。
曲端找到陝西撫諭使謝亮,說王庶丟掉了延州,軍法不容,要求殺掉王庶,可謝亮卻不肯背這個鍋。
“要殺朝廷重臣,怎麼也得上面下令,你私自動用軍法,那就是對朝廷不敬,你要殺你自己去殺,出了事我可不保你。”
曲端洩了氣,沒有謝亮同意,他不敢下手,而王庶也想到了一個脫身之計,他召來曲端說:“我犯下大錯,已經上報朝廷請求處治,必定給全軍一個交代。”
曲端冷笑道:“大人還算有些羞恥之心。”說完也不管王庶面紅耳赤,就派人奪了他的帥印,羈押了他的隨從官員,才放他離開。
曲端敢這麼對待上司,一是他自己軍功卓著,二是他有一員好將軍,吳玠。
吳玠1093年生人,二十歲入伍,一直在曲端的軍中效力,先是打西夏,再是討方臘,後來抵抗金軍,打了很多硬仗。
1126年,吳玠率領百餘騎兵大敗來襲的西夏部隊,斬首一百四十六級,此後升級為涇源路第二副將。
1128年,吳玠大敗金兵於清溪嶺,追擊三十餘里,把金軍嚇的不輕。之後率軍往東,收復了華州今陝西華縣)。
吳玠軍紀嚴格,嚴禁騷擾百姓,和岳飛一個性格,所以受到百姓擁戴。
1129年,吳玠已經是武功大夫正五品)、忠州刺史,張浚來了之後,愛惜吳玠的人才,任命他和吳璘兩兄弟為親兵統制。
吳璘是吳玠的弟弟,一直跟著哥哥打仗,也是一表人才戰功卓著,有他們兩兄弟效力的曲端,怎麼不驕傲呢。
當然,能夠統管吳玠兄弟這樣的良將,曲端在西軍裡的威望不用多說,所以張浚拜他為總司令的時候,底下歡聲雷動。
曲端對張浚的重用也是感激不盡,要不是張浚,他的人頭說不定不保,因為朝廷認為他想殺王庶是有叛變企圖,調他去中央任職他也不去,是張浚以一百多口家人的性命擔保他沒有叛變,他才有今日的地位。
但張浚沒有想到,他拜的這個大將軍,剛愎自用到了極致。
喜歡大宋中興傳請大家收藏:()大宋中興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