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來想去,趙構決定還是不能讓趙榛坐大,尤其是不能讓他和宗澤、馬擴這些人攪在一起,你們要是抱團抗金,到時肯定會對付我這個和平的使者。
於是,在阻止馬擴北上後,趙構又傳出一條訊息,說他要還都開封。
之前宗澤上書二十封祈求趙構回開封,他就是不動,現在趙構自己要回,難道是思想工作做通了?宗澤很高興,但其實,這只是因為趙構收到了一個訊息,說是趙榛要渡河入開封。
那還得了,你趙榛回了開封,你是皇帝我是皇帝?畢竟開封現在還是名義上的首都,一都不容二帝。加上手握大軍的宗澤現在就在開封,你們都是主戰派,你們要是合謀篡位,我不就死翹翹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行,我必須馬上回去!
可沒過多久,趙構又說不走了,因為經證實,趙榛回開封純屬假訊息。
既然是假的,開封多危險啊,路途遙遠勞民傷財的,我還是待在揚州吧。
可還沒等趙構安生幾日,又有一道訊息傳來,金兵要渡河了。
金兵渡河可比趙榛渡河更嚇人,趙構馬上下詔宗澤和韓世忠,率部“逆戰”。
宗澤是前線老將,而韓世忠,則是趙構的親信。
1090年,韓世忠出生於延安,從小習武,勇猛異常,十五歲加入西軍抵禦西夏,作戰勇敢,雖然年紀小,但是深受西軍將士敬佩。
不過韓世忠的仕途卻非常坎坷,雖然他軍功卓著,卻每次都被上司搶了功勞,到靖康之變前夕,他還只是一個從五品的團練使,這一年他三十七歲。
事情的轉機就發生在靖康之變,趙佶和趙桓被金兵擄走,趙構在濟州今山東濟寧)任兵馬大元帥,他的臣屬都勸他稱帝,這個時候韓世忠也帶兵趕到濟州,擁護趙構稱帝。
韓世忠帶兵擊退進犯南京應天府的金兵,趙構得以在商丘登基,為感謝韓世忠,趙構授予他光州觀察使的官職,正五品,第二年,韓世忠升官為定國軍承宣使,正四品,一年時間連升幾級。
韓世忠隨趙構來到揚州,任御營左軍統制,負責保衛趙構,但是現在金兵渡河南下,保護趙構要提前了,韓世忠連夜集齊本部人馬,開往前線。
趙構下達逆戰詔令,對主戰派來說是求之不得,尤其是宗澤早就箭在弦上了,他是前線老大,經過嚴密的分析,他制定了一個完美的作戰計劃。
首先是安排隔河觀望的馬擴,雖說趙構命令馬擴“一人一馬不得渡河”,但是又規定馬擴受諸路將領節制,所以在宗澤的合法“節制”下,馬擴帶領軍隊渡過了黃河,屯兵大名府,據此進攻洺州今河北威縣)、趙州今河北趙縣)和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縣)。
按照宗澤的籌劃和部署,除了馬擴一軍之外,還有王彥一軍自滑州河南滑縣)渡河,進取懷州河南沁陽)、衛州河南汲縣)、浚州河南浚縣)和相州河南安陽)等處,王再興一軍自鄭州進兵西京(河南洛陽),另外還有楊進、王善、丁進和李貴等諸軍頭領各率所部,分路並進。
宗澤預料,各路大軍一齊過河之後,則兩河一帶各路山寨的義軍遙相呼應,人數將超過百萬,那些金軍陣營裡的契丹人和漢人也會響應,整個抗金形勢將一片大好。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宗澤發出了第二十四封奏章,懇請趙構御駕親征,來開封鎮場子。
趙構心想,金軍都要渡河了,開封離金兵那麼近,你們就那麼有信心打贏嗎?父皇和大哥就是在開封被捉走的,那裡是不祥之地,我可不能以身犯險。
所以,趙構對宗澤的請求還是視若無睹,說了不去就是不去。
可憐宗澤,望穿秋水,思念成河,趙構就是不給面子,一氣之下,七十歲老將一命嗚呼。
臨死前,宗澤飽含熱淚唸了一首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啊!”然後指著北方說了三個字:“過河!過河!過河!”接著他的手轟然落下,一代名臣,溘然長逝。
宗澤一死,前線軍隊群龍無首,成了一盤散沙。
喜歡大宋中興傳請大家收藏:()大宋中興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