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大彪、李青山等丐幫弟子自然前去各個分舵解救可能被全冠清暗害的幫眾。
賀禮也不再把那一絲神念附在他們神魂之中。
一顆棋子落下,就沒有必要時時關注了,他們自然會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而且說不定會有驚喜。
江湖中事,隨手為之,國計民生才更加重要。
……
話說另一邊,虛竹在天山縹緲峰靈鷲宮得到了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悉心教導,不僅武藝大進,功夫愈加純熟,更重要的是,他也不再像原來那樣呆呆傻傻,逐漸有了自己的思考。
他原來從小就在少林寺,自然把少林寺當做家,把佛法當做唯一。
但是少林寺裡除了他的師傅慧倫之外,有誰在意他、教導他?反而因為呆愣,多有其他弟子嘲諷他。
就像一些被繼母或者繼父冷漠相對的孩子一般,他們為了有一個心靈的歸宿,只能委屈求全、笑臉相對。
但是等到他們長大了、獨立了,能自己闖下一片天地來,誰還願意回去受人白眼?
縱然原來的虛竹再佛法精湛、佛心堅定,他到底是一個年輕的孩子。
沒有經過磨礪和懷疑的信仰,並非真正的堅定。
只是當時唯一的選擇罷了。
如今他在靈鷲宮,有李秋水如同慈母一般溫潤愛護,天山童姥如同嚴父一般時時喝罵,他內心深處對親情的渴望如同沉睡多年的火山一般爆發出來。
虛竹的每一天都在父母之愛的幸福之中洋溢,兩位老人也平生第一次把愛,全身心的傾注到一個人身上。
他們彼此都獲得了一段彌足珍貴的記憶。
這一天虛竹一早起來仍然去靈鷲宮的玄天殿去練武,卻見天山童姥和李秋水兩個人早就在這裡等他了。
虛竹撓撓頭,想著原來都是每天只有一個人指導他武功,或者是李秋水或者是天山童姥,今日為何一起都來?
虛竹上前見禮,只見二人笑吟吟地對自己說:“虛竹,你在靈鷲宮也幾個月啦,感覺如何?”
虛竹憨憨一笑,說道:“挺好的。”
天山童姥轉頭對李秋水笑著說:“你看這孩子,說他笨他還不覺得,要是別人啊,早就好話一套一套的,偏偏他,來來去去就一個挺好。”
李秋水莞爾:“會說好話的多了,師姐還不是最喜歡他。”
“哈哈”天山童姥爽朗的笑了起來,虛竹這個小和尚乍看起來呆呆傻傻,讓人恨得牙癢癢,但是卻是自己二人的解脫良藥。
而且隨著在一起的時間增加,對這個執拗卻內秀的小子,是越來越喜歡。
天山童姥90多歲的年紀,一個人建立起偌大一個門派,什麼樣機靈的人,什麼樣天才的人沒有見過?
反而是這樣心思赤誠的人,相處起來最是輕鬆,因為你可以無條件的信任他。
有了信任,這就是一個家的感覺。
沒有人能夠抵抗家的感覺,縱然神功絕頂的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也一樣。
天山童姥給虛竹招招手說:“好孩子你且進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