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黑暗之後,吳常眼前再次亮起,他發現自己來到了布里弗小鎮的中心區域。
準確來說,他現在並非身處現實,而是像觀看怨念中景象一樣,進入到一段記憶之中。
只不過這段記憶,並不是來自死者的怨念,而是來自主教的心象殘響。
「特殊狀態:心象殘響」
「狀態說明:進入目標內心深處,窺探其最隱秘的秘密,探索並破壞心象殘響,可令目標意志失控。」
吳常沒想到,主教大人這麼中看不中用。
苦修士,通常捨棄了俗世享樂和慾望,用簡陋甚至原始的生活來磨礪自身,以精神和肉體上受到的困苦,來證明自身對信仰的虔誠。
修行越是艱苦,意志越是堅韌,信仰也越是虔誠。
按照常理而言,作為眾人心中苦修士的代表,主教的意志和靈感應該雙高才對。
誰知道主教還不如埃貝特教授,兩屬性之和低於吳常的20%,觸發了特殊狀態。
嘖嘖嘖,心不誠啊。
靠著檢視怨念的豐富經驗,吳常很快適應了心象殘響。
他檢視怨念時,通常會有兩種視角。
一種是完全的第三人稱,如同一臺固定的攝像頭,完整地觀看事件發生。
另一種是反覆檢視怨念多次後,憑藉高額靈感,代入怨念的主人,換為第一視角。
第一視角能夠感受到怨念主人死前的感覺,發現一些第三人稱視角無法發現的隱秘。
比如進入月光療養院時,他就透過代入魔法師的第一視角,發現了走廊上的金頓。
而心象殘響,與怨念的兩種視角都不相同。
在心象殘響中,他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能夠自由行動,自由探索,並不會被固定在怨念主人體內,或者某個機位上。
他並沒有融入這段記憶之中,而是作為一個外來的“侵入者”,加入了這段記憶。
這種感覺十分新奇,趁著心象殘片中暫時和平,他探索起主教記憶中的鎮中心。
也許是太久沒有親眼去看世界,也許是心中對這段記憶十分排斥,主教記憶中的街道與現實偏差極大。
原本整齊像是同一模型複製貼上的街道,此時房屋有高有矮,有胖有瘦,甚至還有的房屋上下倒置,有的飄浮在空中。
街上的一切都顯得顛倒錯亂。
很快,他聽到有腳步聲從四面八方傳來。
鎮民們移動的方式,與主教記憶中房屋的風格相似,他們如同卡了bug的程式,從各個角落憑空鑽了出來。
正跑的、倒跑的、倒立的、翻滾的、手腳反折仰天爬行的……
鎮民們各顯神通,向著大教堂前的廣場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