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來心動了。
如果只是籤一個經紀公司的話,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經紀公司,並沒有幫魏來決定要接什麼片的權利。
雖然現在很多經紀公司,在籤演員的時候,包括接片權什麼的都要經紀公司做主。
也就是說一個演員如果簽了這家經紀公司,那他之後要接什麼戲,就不是自己可以做主的事情了,是經紀公司來給你安排。
經紀公司給你接什麼戲、節目,那你就要去上。
美名其曰是給你做事業規劃。
實際上就是成為經紀公司的提線木偶。
但是現在業內的經紀公司對待演員,基本上都已經是這樣了,特別是新人。
只有到後面成名後,第一次籤的經紀約到期後,才可以自己搞演員工作室單幹,或者掛靠在某家經紀公司,然後才有自主權。
所以,細心的觀眾有的時候會發現,一些演員在剛成名的時候,全年無休瘋狂拍戲,行程拉的很滿。
直到自己獨立出去開工作室了,立馬手頭的工作就減少了很多,一年只接一兩部戲,有的時候可能兩三年才上一部劇,迅速變的佛系起來了。
比如成功從演員轉型成商人的那一票頂流男女演員。
這個圈子裡,真沒那麼多敬業的勞模,真不是大家都願意全年無休的去工作。
只是在經紀公司的安排下,他們沒有其他選擇,只能逼著自己去全年無休的工作。
一到自己翻身做主的時候,勞模人設立馬就繃不住了,開始少接戲,少工作。
粉絲們還美名其曰說是自家愛豆換路線了,要走精品路線。
實際上,就是沒有經紀公司在背後逼著你去高強度工作了,自然就放送下來,減少工作量了。
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這些已經爆火過一波的演員,脫離了經紀公司資本的控制後,這些經紀公司也不太樂意繼續給她們塞戲了。
有這功夫,將手上的資源給公司旗下籤的“新生代”演員不好嗎?
於是,下一波新生代演員,復刻前輩的路線,繼續接戲接到手軟,營銷勞模人設,接替大花職責。
娛樂圈的頂流演員,基本上是以五年為一代的速度更新著。
為什麼?
不就是因為一般的演員新人,和經紀公司籤的都是810年的合約。
頭三到五年裡,資本想盡各種辦法捧紅你。
後面五年,你成為頂流演員,化身公司賺錢機器,為公司瘋狂賺錢。
然後合同到期,你自己單幹去了,公司繼續捧下一波頂流演員出來。
這是某種意義上的“良性迴圈”,現在圈內資本都這麼幹。
當然,這個套路僅限於電視劇圈。
資本們現在還做不到在電影圈硬捧出頂流演員來,這玩意只能看運氣,摸不出規律來。
所以,導演這邊,也沒有像演員那樣,形成這種五年嘎一茬的“良性迴圈”。
經紀公司籤導演,更多還是像二十年前那樣,主要就是給導演提供一些幕後的處理工作。
經紀團隊迴歸到了最初的樣子,給導演當助理,幫忙處理各種片約、戲約、邀約,匯總給導演過目。
當然,籤導演對這些經紀公司也有一個好處。
就是能夠為旗下的簽約藝人找個出路。
自家公司簽約的導演,在拍戲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偏向於自家公司的藝人,在同水平的情況下,肯定是優先使用自家公司旗下藝人來參與拍攝。
這樣經紀公司雖然不能自己製作電視劇,但是也能擁有一個穩定的演員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