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影片平臺,上來給出的其實就已經是他們的底線價格了。
除去酷我影片那小家子樣的四千萬報價,企鵝影片的5500萬和奇異影片的6000萬,都是他們心中的底價。
雖然說,《第八號當鋪》確實已經未播先火了,而且預告片打出了極好的效果。
但是一部劇,在沒有播出之前,不確定因素總是有的。
在這部劇的製作成本只有五千萬的情況下,能一口氣直接開出高於製作成本五百到一千萬的價格,已經是極限了。
再高的話,那企鵝影片和奇異影片還不如自己自制電視劇。
哪怕這部劇很有可能大賺一筆!
但是更高的價格,並不會為他們獲得更高的回報比!
要知道,奇異影片和企鵝影片自家每年也有十多部自制劇,其中不乏s級別、投資過億的大製作。
他們自己是有能力做s級劇的。
因此,能夠報出製作成本的價格,拿下獨播權,已經是他們給出的極限了。
還是那句話,對一個大型的影片平臺來說,不是一部、兩部大火的劇,能改變什麼的。
羅倩兒心裡其實也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在奇異影片喊出六千萬這個價格後,看到企鵝影片的負責人司俊都攤了攤手,表示放棄後,羅倩兒立馬就拍板決定,將《第八號當鋪》的網路獨播權,賣給奇異影片!
這六千萬,再加上她賣廣告賺下的兩千萬,《第八號當鋪》還沒播出,三千萬就已經賺到手了!
接下來還有電視臺的輪播權賣。
再加上這次《第八號當鋪》,光線影視做了一系列的周邊開發計劃,以及粉絲活動。
各種盈利模式都算上,這部劇差不多能給光線影視帶來一個億的利潤!
雖然,這個利潤數,和投資只有一千萬的《惡作劇之吻》也差不多,看起來好像有些配不上這五千萬的投資成本。
但是實際上,這就是電視劇行業的巔峰收入了。
一部戲最多也就能賺一個億。
不管你是投資幾百萬的小成本黑馬大爆,還是投資兩三個億的超大製作,最多也就只能賺到一個億,再多就沒了。
至於為什麼即便如此,依舊還是有很多資本選擇投資兩三個億拍大製作,而不是拍小製作。
只是因為大製作代表的是低風險,小製作代表的是高風險。
用投資兩三個億,找一堆頂流演員來保駕護航,來換可以穩賺一個億。
和投資一兩千萬,找一堆不知名演員,去賭那5的機率可以賺到一個億。
顯然是前者更能讓大資本接受。
這是金融學、投資學上的道理,但是在娛樂圈也一樣受用。
《惡作劇之吻》這種花一千萬就能賺到封頂一億的情況,是很難被複制的。
但是那些投資23個億,找了一大堆頂流演員的s級大劇賺錢的情況卻是很容易複製的,每年都有六七部這樣的劇。
所以別看《第八號當鋪》用了五千萬投資才賺到一個億,比起《惡作劇之吻》,投資回報率降低了五倍!
但是,實際上這部劇的投資回報率,依舊是光線影視今年最好的一個專案!
至少不是花了一兩個億,才賺回一個億!
談好《第八號當鋪》的網路獨播權,與奇異影片的負責人簽署了意向合同之後,羅倩兒難掩興奮的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看著手頭拿著的,剛出爐的,價值六千萬的合同,羅倩兒一顆心火熱了起來。
“或許,我應該給這個年輕人更大的舞臺?”她呢喃道。
電視劇圈,是一個一眼可以看到上限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