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在春節檔和其他電影激烈競爭,我們不如退一步到暑期檔上映。”
“畢竟華夏是你最重要的票倉之一,還是要重視的。”
“其他出品方方面,我可以去和他們協商,不就是再多拖半年嘛!”
說實話,雖然魏來從《火星救援》開始,票房市場就不只限於華夏甚至亞洲了,已經走出國門了。
甚至《地心引力》的全球票房裡,華夏這邊貢獻的只有不到一半。
但是,恰恰是這“不到一半”的市場,卻是魏來最重要的基本盤,甚至可以說是用來保本的。
所以白括是不希望《流浪地球》的國內票房市場,受到任何不確定的影響。
與其去春節檔和其他熱門賀歲片死拼,還不如退一步回暑期檔一家獨大!
只是吧,十多家同樣參與了《流浪地球》投資的外資影視公司們,可不一定這麼認為。
在外國地區,主要是大部分發達國家票倉,都不太有“熱門檔期”這個概念,在北美可能除了聖誕節是一個有點類似春節檔的偏“賀歲”的熱門檔期,剩下的其他日子,都談不上哪個熱門哪個冷門。
畢竟“看電影”這件事在大部分發達國家的民眾眼裡,就和“喝杯咖啡”一樣,是很日常的一件事,總不能說喝咖啡還要挑一個熱門的日子去喝吧?
所以他們對檔期這件事,是不太有什麼執念的,除非是恰好有特殊要求,比如在某些紀念日上映與其相關的電影,不然一般都是商量著定個同期大片不撞車的日子就能公映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流浪地球》從立項到現在已經快2年過去了,總計2億美元的製作成本,再加上預計可能要花出去的小1億美元的宣傳成本,這可不是一筆小錢,甚至是很多參與投資的小公司所有的流動資金了。
所以,大家都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儘快拍完,儘快上映。
春節檔在華夏同期有不少大片上映,但是在國外,明年1月到2月都沒啥好來塢超級大片要上,對《流浪地球》來說,卻恰好是一個非常適合的上映時間,可以避開和其他好來塢大片競爭!
外方的出品方們,都挺希望《流浪地球》在明年12月上映的。
華夏市場和海外市場之間的“尷尬對立”,就這麼產生了。
不過魏來對這個問題,倒是沒覺得多困擾。
他聳了聳肩,無所謂的說道:“我倒是覺得,在春節檔上映也沒什麼不好的。”
“華納那邊希望12月上映,我是可以理解的,這個時期在國內剛好是票倉最大的春節檔,在海外又沒有同期的好來塢大片競爭。”
“如果對自己的電影足夠自信,那確實這是最合適的上映日期!可以兩頭通吃!”
“老白,你覺得我會對自己的電影缺乏自信嗎?”
魏來嘴角微翹,冷笑了一聲,伸手一拍桌子:“我決定了,《流浪地球》就放到春節檔上映!”
“誰說科幻大片就不適合春節看了?”
“我就覺得挺適合的!”
喜歡別鬧了,我真的是導演請大家收藏:()別鬧了,我真的是導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