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四部電視劇,三年四部電影。
魏來足足用了八部作品,才最終走到了最佳導演這一步。
說實話,這個用時雖然不能算長,但是也不算是多麼的驚豔。
至少國內偶爾還是有那麼一些導演,能夠在出道拍攝了兩三部電影的時候,就夠到最佳導演這個獎項。
但是考慮到魏來今年才不到27歲,就已經拍出了八部影視作品,而且只花了五年時間,那這就真的有些讓人感到驚駭了。
太高產了!
平常大家可能沒太感覺到,但是當魏來在舞臺上這麼一細數下來,很多人都突然醒悟,魏導的作品出產速度真的太快了,這還沒包括過去幾年一些魏來提供劇本,但是沒執導的公司其他電視劇!
一些以往嫌棄魏來動作慢,一年只有一部電影可看的影迷,這個時候也實在是說不出這種話了。
生產隊的驢也是要歇一歇的嘛!
現在他們反而有些擔心,魏來如此高產,會不會導致作品的質量下降?
雖然現在還沒這個苗頭,但是維持如此高產的速度,哪怕是創作天才,也難免會感到靈感枯竭的吧?
坐回嘉賓席的魏來,自然是不知道他這番感言透過直播傳到千家萬戶後,引發了多少粉絲們的胡思亂想。
不過他也確實要減緩一下自己作品產出的速度了。
不是因為什麼靈感枯竭之類的原因,他也沒這個擔心,主要是因為隨著魏來的電影專案越來越龐大,前期籌備和拍攝乃至後期製作的速度,都難免要增加。
《火星救援》和《地心引力》都還好,雖然是科幻電影,但是因為演員少,再加上場景比較單一,一個是在火星基地裡,一個是在太空空間站,所以籌備和拍攝以及後期製作都還算容易。
這才能夠讓他將時間成本壓縮到了一年。
但是接下來要拍的《流浪地球》,顯然就沒辦法這樣了。
魏來努力了半年的時間,組建了一個人數將近40人的美術團隊,並且親自加入其中,這也才畫了2000多張分鏡圖,1000多張設定圖。
離著這部電影原本預估的6000多張分鏡圖和3000多張設定圖還有三分之二的工作進度...
而這,還只是前期籌備的一部分而已。
魏來還要打造一個展開至少6000平的攝影棚,還要利用3d列印技術,在設定圖畫好之後,進行“實物”的製作,大到地下城、服飾、領航空間站、行星發動機等酷炫的東西,小到符合2075年這個未來時代的一切日常使用物品。
總之,這是一個工作量非常龐大的事情。
哪怕樂觀估計,明年年底能夠開機都算是速度快了。
這也代表著,連續三年霸佔了暑期檔的魏來,明年將要缺席暑期檔了,後年也不一定能趕得上。
就算是一切順利的話,《流浪地球》也需要大後年的暑期檔,或者春節檔才能夠與觀眾們見面!
“魏導,想什麼呢?”
裴敬拉了拉魏來的衣袖,將他亂飄的思緒給拉了回來。
“最佳故事片的獎項就要頒發了!”
頒發完最佳導演獎後,剩下的便是號稱最重量級的最佳影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