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華納作為好來塢八大電影公司,當他們想要宣傳一部電影的時候,是沒有人可以擋得住的。
在華納的宣傳部門獲得充足經費,全力開動馬力之下,《地心引力》這部電影,在三個月的宣傳週期中,全美所有民眾至少透過網際網路、電視之類的媒介,都看到了58次關於這部電影的宣傳。
比起《火星救援》上映時的寂寂無名,今年魏來在美國,不能算是小角色了。
至少他在北美本土拿下過一億美元的票房,在美國人中最有影響力的奧斯卡金像獎上露過面。
有了這個前提,北美的影迷們,無疑是更能夠接受《地心引力》這部電影宣傳的。
至少,當他們透過各種媒介知道這部電影后,不會對這部電影產生質疑。
“奧,這個導演我知道,他拍過《火星救援》,是一部優秀的科幻片!”
“看起來不錯,或許有空的話應該進電影院看一看!”
“宣傳片很酷,這位華夏導演看起來很擅長拍太空災難片!”
“噢,上一部至少只是一場火星風暴,這次居然國際空間站都炸了!”
“《火星救援》很好看,看起來這部《地心引力》也不賴的樣子!”
北美網際網路上,關於《地心引力》的討論熱度,在迅速增加。
好來塢近幾年確實是缺乏原創的科幻電影大作,更缺乏優秀的災難片出現。
繼《火星救援》之後,來自華夏的導演魏來又帶來了一部太空災難片《地心引力》,無疑是非常吸引北美科幻影迷們視線的。
甚至不僅限於科幻影迷,或者說只要是年輕人,對這種太空災難片,都挺感興趣的。
人類災難這種話題,一直以來都是經久不衰的東西。
不然的話當年瑪雅人的2012世界末日的謠言,就不會那麼的有市場,那麼被炒作關注了,甚至衍生出來的各種災難電影,都票房大賣!
人類從基因中就帶著對災難的恐懼,進而對這個題材有一種不可言說的痴迷。
《地心引力》作為一部太空災難片,在華納火力全開的宣發下,很快就在整個北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期待!
......
諾蘭是一個天文愛好者,準確的說,是一位“宇宙”愛好者。
他非常喜歡與宇宙有關的一切,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位宇航員,乘坐者火箭前往國際太空站,親眼看一看宇宙的浩瀚。
他樂忠於關注一切與航空航天有關的新聞,從nasa的各種宇宙探索計劃,到大洋彼岸華夏的空間站、載人登月計劃,諾蘭都時刻關注著。
甚至私人航天領域,他也沒落下,不止一次的登陸過美國私人航天公司的“太空旅行”網站。
就是那兩千萬美元一張的太空旅行航班票,實在是有些太貴了,讓他無法承受。
當然,在工作與追夢之餘,諾蘭也喜歡進入電影院,去欣賞一些與宇宙有關的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諾蘭喜歡的是“宇宙”,而不是“科幻”,所以對好來塢那些打鬥很刺激,特效很酷炫的超能力、星球大戰、宇宙戰艦對轟之類的電影,他是不感興趣的。
諾蘭更感興趣的是描述宇宙浩瀚,描述宇航員們篳路藍縷,在太空中遨遊的電影。
他嚮往的是宇宙空間的浩瀚與孤寂,嚮往的是從宇宙角度俯瞰地球這個孕育了人類的搖籃時的那種浪漫。
很顯然,《地心引力》就是一部對諾蘭來說充滿了吸引力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