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來魔改版本的《火星救援》,是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嗎?
在上映之前,也許魏來心底還有那麼幾分的忐忑。
但是現在,他卻一點忐忑的情緒都沒有了。
看著首映影迷們,眼睛眨都不眨的看著吳京一個人在火星上艱難自救,看著地球方面發現吳京還活著後的驚喜和激動,看著華夏航天局釋出全國通告,動員所有航天工作人員全力以赴拯救吳京。
看著吳京在火星上用著隊友們留下的排洩物,努力種土豆。
看著地球這邊的航天工作人員,在發現吳京還活著的第二天,就緊急發射了一艘攜帶著登陸艙和補給的火箭。
看著他們不眠不休,三班倒的趕製新火箭,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只為拯救一位被落在火星上的同胞!
當吳京遠赴上百公里外,“撿”回祝融號火星探測車,利用祝融號上面的攝像頭和訊號發生裝置,重新與地球聯絡上的那刻。
不少比較感性的觀眾,都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為吳京哪怕一個人流落火星,也依舊不放棄,努力掙扎求生,試圖與地球重新取得聯絡的信念而感動。
為地球方面,不顧一切,只為救回流落在外的同胞的精神而感動!
當遠隔兩億五千萬公里的兩方,重新聯絡上的那一刻。
無數影迷一直壓抑著的情緒,都在這個瞬間被激發出來了。
這次拯救成不成功,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吳京和地球方面的華夏航天員,在這突發的意外事故中,展現出來的人性光輝!
這個世界也許很壞,但是好像也沒有那麼的壞!
《火星救援》故事本身,可能並沒有那麼的複雜,就是一個簡單的救與被救的故事。
只是將地點,從地球改到了火星上。
太空救援,火星求生,本是個沉重的命題。
但此片卻用了歡樂的手法來闡述。
男主吳京意外被留在火星上,一個人,缺水少糧沒妹子,但是他有顆逗比的心和槓槓的智商。
他會用燃料製造水,用自己和同伴的翔來種土豆,用吐槽來自嗨,用報廢的火星車和十六進位制編碼神馬一堆觀眾看不懂,但感覺很厲害的東西來呼喚地球的同胞。
這種幽默和冷處理的手法在一眾大氣深沉,宏偉悲壯的科幻片中顯得很另類。
但是觀眾很買賬,因為真實自然,接地氣,能給予人希望。
荒野求生,或者說絕地求生,恐懼是所有人類的第一反應。
但是知識和正確的選擇,卻是我們能活下來的工具。
如何戰勝內心的恐懼,用樂觀和希望作為堅持的力量,《火星救援》無疑是給觀眾們上了一課!
全篇彰顯出的華夏集體英雄主義感染力那叫一個強啊!
雖然從一開始就知道結果一定是救援成功,但也就是那顆期待救援成功的心在時刻揪著觀眾的情緒。
就在你想著這回肯定成了的時候,波折啊困難啊意外啊便及時出現了。
但是每次波折和困難,總是會被男主角或者地球方面的集體力量所克服,正應了人定勝天這句話!
全片充滿昂揚向上的樂觀主義,自始至終堅信科學的力量。
科學家們作為絕對的主角,沒有冷峻的陰謀攻伐或是瘋癲的滅世狂想,也不再是變態怪人邪惡boss,而是懷有赤子之心並充滿幽默感的溫暖英雄。
他們以一種真誠純淨、朝氣蓬勃的氣勢,跨越人類所固有的怯懦恐懼和猶豫懷疑!
運用自己對宇宙執行規律的認知,單純而堅定地完成了一次堪稱史詩的自救和拯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