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火箭這種事情,屬於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光是靠電影裡驚鴻一瞥的一些廠房鏡頭,製造鏡頭,根本不至於讓其他國家學走華夏的火箭製造技術。
說句難聽的話,現在華夏的載人火箭水平,確實也沒達到美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水平,完全是在摸著鷹醬過河。
前腳美國民用航天器研發公司搞火箭回收技術,後腳sa這邊就跟著有模有樣的學著要搞可回收的“長征9”火箭了。
所以鷹醬是沒什麼好偷學的,有這功夫還不如回自家nasa好好找一找上世紀美蘇爭霸時的火箭設計圖紙。
而其他國家,基本上現在是放棄了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了。
只是嘴巴上喊喊要探月要探火,實際上根本沒有動作,沒錢沒經費沒科研人員支援,華夏這邊也不用擔心啥偷學的問題。
所以秦升願意向《火星救援》劇組提供一切技術支援,除了不能讓劇組真的將火箭製造的全流程拍下來,其他啥都敞開了給魏來用。
對此,魏來自然是很開心的。
畢竟他這版的劇本里,地球方面有很大作用的,需要萬眾一心造新的火箭,如果能有sc這邊的火箭製造廠房和車間實地畫面配合,那就省了老大工夫了。
至少魏來原本計劃搭建的攝影棚,可以稍微減少幾個了。
魏來笑著說道:“秦主任,劇本里有50頁的內容都是有關華夏航天工程的細節。”
“這方面我們都是外行,所以希望sc這邊能夠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幫忙查遺補漏,哪裡不對就及時糾正。”
“力求呈現出的宇航員形象和行動符合實情!”
秦升點點頭,大手一揮:“沒問題,這方面的技術支援,就包在我們身上了,力圖真實!”
對魏來這種嚴謹的態度,秦升是很滿意的。
科幻片,雖然是科學幻想,但是也要基於科學基礎上的,不能完全亂來,不然就成玄幻片了。
實際上科幻電影越是趨於真實,越和現實的邏輯和科學研究相近,才越有未來科幻的感覺,讓人有代入感。
魏來這個導演要足夠嚴謹,才能夠拍出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
而這點,他也是學習前世著名的科幻大導諾蘭的。
雖然他沒奢侈到拍電影都需要邀請多位專業天體物理學家做技術支援,搞一架真的波音客機來實爆,但是找國家支援還是沒問題的。
“行,秦主任,我們來討論討論一些細節。”
“比如這宇航服,現實中的宇航服非常巨大而笨重,不適合電影的呈現,所以我在設計中,參考原版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實用性和美觀性……”
“還有演員這邊,可能需要藉助你們專業訓練宇航員的地方,給他們做一些系統性的訓練,至少得知道作為一名宇航員應該怎麼做,需要做什麼……”
魏來與秦升並肩往sc的總部大樓內走去,他們還有很多關於《火星救援》的細節需要商討,這是一件繁瑣而又耗時的事情。
但是兩人都對此幹勁滿滿。
《火星救援》不只是一部電影,還是一部展現華夏航空航天水平的文化宣傳大片,必須要精益求精!
喜歡別鬧了,我真的是導演請大家收藏:()別鬧了,我真的是導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