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繡春刀》已經進入了最後一點拍攝戲份了。
幾場草原上的追逐戲。
這也是最後兩場重頭戲,沉煉和丁修與趙靖忠以及接應的金國馬隊之間混戰和追逐。
只是在前世的電影裡,魏來對最後兩場重頭戲,很不滿意。
一般來說,電影最後的高潮,應該是最激烈的地方。
比如好來塢那些超級英雄大片,最後幾場重頭戲絕對是打的最激烈的,也是最刺激的,從地上打到天上,甚至還要接核彈。
但是《繡春刀》裡最後兩場戲,特別是沉煉和趙靖忠的決戰,缺乏新意不說,而且還非常快的就結束了。
就像是衝刺到最後,突然萎了一樣。
讓人有一種“我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的感覺。
所以,這次魏來自己來拍,他特別按照自己的想法,囑咐了劇組的專業武術指導團隊,讓他們給裴敬和屈桓設計一場最激烈,最刺激的打戲。
光是這場戲的設計,從劇組開機前,武術指導們就一直在討論完善,到上週才拿出了最終的成果!
兩人一個是用繡春刀,一個是用長槍,真要打起來,其實還是很刺激的。
而且為了場面夠震撼,魏來還特別要求,兩人要從馬戰打到步戰,從草原溪流裡,打到邊上的森林中,然後再打出森林,在懸崖邊上進行最後的決鬥。
最終屈桓飾演的趙靖忠,被沉煉的最後一刀,深深的插在了懸崖邊上。
這樣多個場景,多種打鬥方式的切換,是電影拍攝藝術中一種很常見的做法。
這樣拍攝的好處就是能夠潛移默化的在觀眾心中烙印下“這場戲十分重要”的感覺。
想一想,從馬上追逐的馬戰,打到馬精疲力盡了下馬步戰,再從溪流邊打到森林裡,再從森林沖出來到懸崖邊。
從懸崖俯瞰下去,就是一片大草原。
這樣一路上的打鬥,既有美景,又有讓人熱血噴張的激烈打鬥。
在美景的襯托下,兩人槍槍到肉的廝殺,將會充滿了暴力美學。
作為重頭戲來說的話,觀影效果絕對是非常好的。
遠比原版裡鋪墊了半天,最終卻草草收場的打戲強的多。
魏來不是很能理解,前世路陽導演為什麼要在最後一場這麼重要的高潮戲上,選擇了一個精彩度不足的拍法。
反正他是要將最後這場戲精彩度拉滿的。
要知道,這場戲結束後,電影就直接結束了。
哪怕前面一個多小時的故事情節和打鬥都讓觀眾很滿意,但是這場戲不精彩,那觀眾在電影結束的時候,也只會有一種“狗尾續貂”的感覺。
立馬就會對這部電影觀感大降。
可能原本前面的情節累積起了90分的好感,到最後一場戲,直接狂掉三四十分,變成了60分的好感。
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評價,也從前面的不錯,精彩,難得一見的武俠片,變成了“爛尾”“頭重腳輕”“褲子都脫了,告訴我結束了”之類的想法。
這種敗好感的事情,魏來是不敢做的。
他必須要在結尾的部分,堆出最高潮的精彩打戲!
“各單位準備!”
“演員上馬!”
“開機!”
“a!”
喜歡別鬧了,我真的是導演請大家收藏:()別鬧了,我真的是導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