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魏來一天寫三五萬字的小說,他肯定是做不到的。
不過還好,過去半個月,他已經提前寫好了20萬字的內容。
說是寫,其實也就是將記憶中的文字重新用電腦打出來而已。
整部《長安十二時辰》有七十多萬字,這個字數在網路小說裡,算是不值一提。
不過在實體文學裡,已經是妥妥的長篇小說了。
魏來能答應一天一更,而且一更看體量最少也有個三萬字,粉絲們已經非常滿意了。
這個更新量,比大部分網路小說寫手還勐呢!
立馬,魏來微博底下的評論,就轉變了風向,從聲討他,變成了吹彩虹屁。
第一波前來圍觀《長安十二時辰》的,大多都是魏來的核心粉絲,本來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先要支援魏來的。
再加上這部小說丟擲來的第一章,確實很吸引人,緊湊快節奏的內容讓人看了欲罷不能。
那必須得大吹特吹啊!
要論戰鬥力,魏來的粉絲們自認為,他們和那些頂流明星的粉絲也差不了多少!
於是,很快,關於魏來在微博上連載一部小說的訊息,就插上了翅膀,傳遍了中文網際網路。
貼吧、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臺上,都有魏來的粉絲在到處安利和宣傳《長安十二時辰》!
甚至,就連外網,都有一些關注魏來的外國粉絲,將這個訊息傳到了國外。
特別是泰國、越南、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現在都有一批懂得中文的魏來粉絲,常駐中文網際網路,天天轉發和翻譯國內與魏來有關的訊息回本國!
不過,這次《長安十二時辰》的正文,就沒那麼容易翻譯到國外去了。
作為一部唐朝背景的文字作品,想要從中文翻譯成信達雅的泰文、越文等等外語,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做到的事情。
這得專業的圖書翻譯人士才能做到。
而且還有版權上的問題。
所以,外國常駐國內的粉絲,也只能將魏來在微博上開始連載一部小說的訊息,傳回各自國內。
對於這個訊息,魏來的外國粉絲,雖然有些驚訝,但是基本上也不為所動。
他們喜歡魏來,是喜歡魏來拍的電影。
至於小說作品。
說實話,大多數人對中文小說是不感興趣的,也看不懂。
至於翻譯成本國語言,那也是很久以後的事情。
他們更關心另一件事。
那就是魏來的新電影!
《繡春刀》的殺青訊息,在東南亞各國也早就傳遍了。
與國內的網友普遍都不看好《繡春刀》不同。
東南亞這邊的粉絲,對華夏的“武俠”題材電影,還是挺有興趣的。
那句話怎麼說的,外來和尚好唸經。
對華夏人來說,武俠題材是自己的傳統領域,俠客這種東西,幾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就在華夏出現了。
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甚至覺得太過老套。
但是外國人不同,對外國人來說,“武俠”“俠客”這種東西,是很新穎的東西。
上世紀八十年代風靡全亞洲的武俠、功夫片,其實就是靠的“新穎”而征服外國人的。
甚至歐美人,也對華夏功夫很感興趣。
只是主要出產功夫片、武俠片的華夏,在進入21世紀後,就不怎麼拍這種型別的電影了。
漸漸地外國人也就不再關注了。
但是這不代表他們對這個題材就失去興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