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白括對魏來這大手一揮就扔出三千萬的做法,很不理解。
但是作為未來影視工作室的掌舵者,白括只能全心全意的為魏來處理首尾。
錢都給了,已成定局,那就必須要搏這一搏了!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白括甚至都沒功夫去關注《靈魂擺渡》的宣傳了,而是親自帶著工作室的幾位員工,跟著光線影視的發行部門,跑遍了亞洲各國!
從日本到韓國在到東南亞,白括這一個月裡,不是在飛機上,就是在去談判的路上。
他跟著光線影視的工作人員,面見了各國的院線代表,與他們據理力爭,揮舞著金錢各種遊說。
在他的努力下,和光線影視的支援下,他成功在亞洲六國,談到了一個首映三天7的排片率。
雖然,哪怕嘴皮子都說破了,白括都沒有爭取到一個10以上的排片率。
但是7的排片率,也算是達到了魏來的心理底線。
什麼是7的排片率?
就是一家院線,每100個電影場次裡,會有7場放映《初戀這件小事》。
雖然這麼看,感覺好像片次很少。
但是一家院線,少則掌握幾十家,多則掌握幾百家電影院,平均每家院線一天的放映場次能有個上萬場!
而這次白括跟著光線傳媒,一共與16家院線談好了上映。
也就是說,哪怕只有7的排片率,《初戀這件小事》上映當天,在亞洲六國加起來,差不多也能獲得一兩千場的首映量了。
頭三天加起來,差不多能有六七千場。
只要,這六七千場的上座率還不錯。
也不求爆滿,只要能達到三分之一以上,那之後的排片,各國院線就會主動給《初戀這件小事》加場了!
那這部電影,就能夠迅速開爆!
當然,如果頭三天的上座率不佳,那三天過後,可能《初戀這件小事》的排片率,就會立馬驟降到1,只是意思一下的程度了。
不過能爭取到三天都保持7的排片率,不管是白括還是魏來,都已經很滿意了。
說實在的,一部電影到底能不能大爆,還是要看電影本身的質量說話。
三天的時間,已經夠看得出一部電影好不好了。
甚至其實一天就夠了。
只等當天開畫,第一波進入電影院的觀眾看完電影,同期上映的幾部電影中,哪部更好看,哪部是爛片,口碑就會立馬在網路上發酵。
被認為是好片,好看的電影,在第二天、第三天就會湧入非常多觀眾來觀看,口碑和票房立馬就爆炸。
而第一天上映後,被觀眾罵是爛片的電影,通常到第二天票房就會腰斬了,市場反應非常迅速。
魏來很有信心,《初戀這件小事》在海外上映的第一天,不可能傳出爛片的口碑!
只要頭三天能穩住口碑,後續院線增加排片量,票房大爆是肯定的事情!
畢竟院線也是要賺錢的嘛,哪部電影上座率高,口碑好,肯定就給哪部多排片!
當然,除了海外市場,白括也沒有忘記國內市場。
光線影視這邊比起海外市場,看重的也肯定是國內的市場。
在與國內幾家大型院線的談判中,光線影視一轉之前在海外談排片的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