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賽場。
城市大腦對ai模型的開放程度有限,畢竟不能夠讓外國人瞭解太多有關於城市內部運營的資訊。更不要說,這裡還是英倫的首都,以及國王的白金漢宮。
只不過是開放了攝像頭,限定在24h內進行追蹤。
據可靠訊息,此人目前就在這座城市。
我們其實有著非常固化的思維,即九州哪裡都是攝像頭。
好像我們的城市攝像頭數量堪稱世界之最。
其實這是不對的。
世界監控攝像頭最密集的城市中,排名第一的是阿三國家的德里,第三名還是阿三國家,的城市,而第二名,就是倫敦。平均每1000人,會被77個攝像頭監視。
更意味著,每一個倫敦人在出門時,會被監控記錄300次左右。
可笑的是bbc還曾經發起過一項活動,名為【如何在燕京躲避攝像頭】,用來嘲諷九州哪裡都是攝像頭,充滿了惡意的偏見。實則,他們才是當之無愧的監控之國。
這裡暫且放下不談。
話又說回來,比賽的程序很順利。
甚至可以說是超乎想象的順利,當謙璐研究所的ai模型接入到攝像頭系統後,就立刻開始進行了大範圍的人臉比對。其實,這基本上無異於大海撈針。
因為就算確定這名通緝犯在這座城市,也不能保證他就在這個時間出門。
就算是出門,也很有可能會在車裡規避攝像頭。
但,這並不妨礙對於ai模型能力的考察。
組委會有自己的一套標準。
也不知道是鄭謙他們運氣好,還是ai模型太過於強大了。
居然在比賽開始僅僅半個小時後就發現了目標。
a · k · 拉伊德。
“已發現目標,拉伊德於1個小時前出現在倫敦郊外的第052號監控探頭中。他最後消失的地點,正是在那邊的格萊菲多馬場,同時對該目標人物進行大資料檢索……”
季沐汐立刻將資訊上報給了組委會。
全場震驚!
當官方專家調出監控裡的畫面,與手中掌握的犯人照片進行比對時,立刻就得出了結論,謙璐研究所沒錯!此人,就是他們苦苦尋找的走私犯,拉伊德!
在現場負責配合的警員彼得直接原地震驚。
媽的,這個模型如此恐怖?
他們苦苦追尋這麼久,始終都沒有摸清的線索,居然就這麼讓謙璐研究所找到了?
“所以……我們現在是不是就可以宣佈,謙璐研究所得到第一?不僅發現的速度最快,而且準確率極高,根本沒有進行誤判,一發入魂,簡直……神了。”
艾伯茨滿臉苦笑地回頭,看向組委會的成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