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洵自然不知道體質為八的含義,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體質無形之中已然提升,他只知道自己的身體彷彿是開竅了一般,在濃郁的天地靈氣之中渾身輕盈,連帶著頭腦都清明瞭一些。
看著趙天樹等三人的吃驚表情,張洵並沒有『露』出一副十分享受的樣子,而是吃完了飯又和以前一樣拿起了斧子往山上走。
雖然說和昨天相比只是過去了一天,但是此時這斧子拿在張洵的手中卻是另外一種感覺,這斧子似乎就是木頭做的一般,張洵拿在手中極為輕鬆。
感受著渾身上下爆發的力量,一個大膽的點子從張洵的腦子裡蹦了出來,張洵覺得此刻他能一口氣扛起三擔柴!於是張洵走到山上,揮起那拿起來無比輕鬆的斧子,砍起樹來。
只是半個時辰的功夫張洵便砍完三擔柴,然後張洵將這三擔柴捆在一起,一口氣挑在肩上。
只是這三擔柴果真沒有張洵想的那麼沉,雖然張洵有些吃力,但是走起路來沒有問題,可是張洵肩上那根挑柴用的衝擔就慘了,直接被壓成弧狀!
張洵挑著這三擔柴來到柴房,分為三份放進柴房,他一天的任務就這麼完成了。只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
既然任務已經完成,而張洵又已經開出三條靈脈他也就沒有必要再去幫其他弟子完成任務,畢竟張洵已經踏入了修真的大門。
他要修煉,他相信總有一天他能再見到他的父親。
於是他來到平時修煉的地方,開始默唸心法,感受靈氣,接著凝練靈氣,爭取早日再有突破。
只是張洵的修煉速度極快,時間匆匆流逝,兩個月之後張洵直接突破了開脈第四層。
第四條靈脈開出的那一瞬間,張洵只感覺自己的體內順著那天地人三脈延伸出了無數根鬚,紮根在張洵的身體之中。
每一支根鬚雖然纖細,但是卻多,裡面也儲存著靈氣,其總量赫然是和那天脈中儲存的一樣多。
兩個月之後張洵再一次突破,此刻張洵體內沿著天地人三脈的根鬚又比之前多了一倍,這意味著張洵體內的靈氣總量又多了一倍。
張洵並沒有將自己修煉的成果告訴另外三人,實在是張洵並不想和他們比,在張洵看來既然身為修真者,自己的修為才是最重要的,別人怎麼看那是他們的事。
經歷了三年近乎絕望的嘗試,張洵反而看開了。
然而當兩個月後張洵修煉到開脈第五層巔峰時,麻煩卻來了。
雖然修煉時張洵依舊有枯木逢春的感覺,但是那種自己的未來有無限可能自信感卻消失了,彷彿他的面前有一座無法翻越的大山。
按照以前的修煉方式張洵又修煉了兩個月,按理說此時張洵應該已經突破到開脈六層境界,但是那種突破的感覺卻遲遲沒有到來。
張洵知道這是他的修煉遇到了瓶頸,這瓶頸在《萬靈脩真決》之中有介紹:
所謂的瓶頸就是天然存在於修士修真之路上的障礙,這障礙是修士自身形成的,極難跨越,但是卻有兩種方法能讓人越過瓶頸。
第一種方法就是等待,修士之所以有跨不過的瓶頸是因為跨過瓶頸的時間還沒到,時間一到瓶頸自然消失。
第二種方法就是以極端的方式打碎瓶頸,只是越是修煉的境界越高,瓶頸就越牢固,打碎瓶頸所需的力量想對該境界的修士來講極為危險,稍有不慎就是引火,修為盡失。
這兩種方法說起來容易,但是第一種需要時間,第二種需要相對極端的力量,對張洵來說都很難做到,所以一旦修士有了瓶頸往往就直接將修士的修煉之路阻斷。
好在此時的張洵修為不深,他的瓶頸很容易就鬆動,就是張洵什麼都不幹,或許幾年之後張洵自己就能突破到開脈六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