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不單單是我,就連德叔也被崔明麗如此自如的指揮給驚呆了,“沒有想到,這丫頭竟然還會彈奏出這把琴……”德叔驚呆在當下。
而此時,我看著崔明麗的纖纖玉指在撫弄著琴絃的模樣,也當即把我給驚呆住了,沒有想到,如此蕩氣迴腸的一首曲子,竟然在她的手中流露出別樣的韻致,單單聽這聲音便把自己體內的血細胞全部都給調動了起來,我瞬間也有些被震動了,神經和血管裡面彷彿充滿了能量,幾乎在下一秒都可以拼盡全力。
而那些飛行夜叉,在這琴聲的指揮下,他們的攻擊也不再那麼毫無章法,反倒是也給予了修蛇猛烈的打擊。
“四象陣法——”德叔手中的攝魂鈴又在“叮叮噹噹”地響著,單單地聽這聲音便尤為急促,並且他腳下的步子也變得極為繁複,就這麼地在地面之上游走著,頓時騰起了陣陣的黃土。
“四象陣法?”修蛇搖頭晃腦,“康樂童子,說你師父蠢,你比他還廢物,明知那東西對我沒有用,你竟然還要用!”
但是德叔卻白了他一眼,“孽畜,有沒有用可不是你一個畜生說了算的。”
德叔說完了這句話,腳下頓時被他踏出了一個蓮花圖案。
中國早期文化中指《易傳》中的老陰,少陰,少陽,老陽,在秦漢以後逐漸指代源於遠古星宿信仰中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上的群星,也稱四神、四靈。四象在易傳的天文陰陽學說中,又指四季天然氣象,漢代之後易傳四象與星宿四象相互融合,青龍表少陽,白虎表少陰,玄武老陰,朱雀老陽。
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鮮極度受重視,這些國家常以四聖、四聖獸稱之。中國古代將天空分成東、北、西、南、中區域,稱東方為蒼龍象,北方為玄武象,西方為白虎象,南方為朱雀象,是為“四象”。 戰國曾侯乙墓出土漆箱上的繪畫就已有完整記述。
這種“四象”是古人把每一個方位的七宿聯絡起來加以想象而成的四種動物的形象。如東方蒼龍,角宿象龍角,氐、房宿象龍身,尾宿象龍尾。南方朱雀則以井宿到軫宿象鳥,柳宿為鳥嘴,星為鳥頸,張為嗪,翼為羽翮。
後來古人又將其與陰陽、五行、五方、五色相配,故有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之說。後又將其運用於軍營軍列,成為行軍打仗的保護神,如《禮記?曲禮上》曰:“行,前朱鳥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
陳皓注曰:“行,軍旅之出也。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
又曰:“旒數皆放之,龍旗則九旒,雀則七旒,虎則六旒,龜蛇則四旒也。”即說其表現形式是將“四象”分別畫在旌旗上,以此來表明前後左右之軍陣,鼓舞士氣,達到戰無不勝的目的。如鳥之翔,如龜蛇之毒,龍騰虎奮,無能敵此四物。”可見其作用之大。
四象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最早指的是老陽,老陰,少陽,少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太極為一,意為混沌,兩儀指的是陰、陽,而四象就是從陰、陽中衍生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四象的代表物,青龍代表木,白虎代表金,朱雀代表火,玄武代表水,它們也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來劃分天上的星宿,也稱四神、四靈。
道樞曰: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易傳中稱四象為少陽、老陽、少陰、老陰。但在宋明時期周易四象已和天星四象劃上等號,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所以日月星辰為天之四象而分陰陽,水火土石為地之四象而分剛柔。
中國傳統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現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會說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來表示,並與五行學在方位也就是東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應。
古人把東、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為四種動物形象,叫做“四象”。 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天初夏夜空的巨龍,故而稱為“東宮蒼龍”;北方七宿:似蛇、龜出現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稱為“北宮玄武”;西方七宿:猶猛虎躍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稱為“西宮白虎”;南方七宿:像一隻展翅飛翔的朱雀,出現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稱為“南宮朱雀”。
在我國古代星相學,指的是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此時,飛在了東方的飛行夜叉,猛地彎曲著身子,這模樣好似一條飛天之龍,蜿蜒遊蕩在了空中,看起來當真是神威必現。
青龍為星名,起源於上古星宿崇拜。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也就是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總稱,其狀如一條龍,又稱蒼龍,其色青,表東方,原為古老神話中的東方之神,從先秦時代開始它就是代表太昊與東方七宿的神獸,而到了漢代五行學說開始興起,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甲乙與春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