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其它小說 > 滴血瞳 > 第八百五十七章 出發,南山懸崖

第八百五十七章 出發,南山懸崖 (第2/2頁)

牛死後,血用開水燙成塊,拿到靈前供奉一次。有的地方是事先準備一個藤圈,開頸時將藤圈沾牛血到靈前供奉。之後,舅家、孝家、婿家等各家要分別輪流吹笙擊鼓,唱酒令的人要圍繞靈柩轉幾圈。

“好了,直接把它整到屋後給宰了,不要把血濺到客人身上,然後開始指路。”巫虺文說道。

指路,也就是給死者靈魂指一條去同死去的祖先相聚的道路。苗族相信人死後,其靈魂要去同祖先的靈魂團聚,但剛死者的靈魂不知道路,要由祭師給予指出途中經由的地方,告訴其途中應注意的事項,死者靈魂都會走到祖先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指路是祭師手持竹卦,透過唱指路詞的形式進行的,指路詞比較長,一般前部份主要是敘述人為什麼要死,死後要帶些什麼東西同去等等;後部主要是路上要經過的地方以及死者靈魂經過時須注意的事項等等。

從內容上來看,指路詞有幾個特點,一是叫死者靈魂帶回去做種的,都是些生產生活的必須品,如糧種、麻種、雞種、豬種、竹種、牛種等;二是死者靈魂都是走路返回祖先居住的“祝略城”,並不是像其它宗教有“昇天”、“輪迴”的內容;三是返回祖先處的路標有真實的,有抽象的。

“下壩、冷衝、剛鬧衝、熱衝、丫口塘、水井衝、沼澤地、阿略寨、十字街、阿略城。”那祭師念念叨叨,並且手舞足蹈。

從路標上看有具體的地名,也有抽象的地名。苗族喪葬習俗雖然具有原始宗教性質,但它也是苗族社會客觀存在的一種反映。歷史上,苗族是一個不斷被迫遷徒的民族。顯然,指路詞反映的內容可能是苗族對於遷徒的追憶留下的痕跡。

指路時,要用一隻公雞作為指路雞,祭師邊念指路詞邊捏雞脖子使其窒息後,用竹棍穿上置於靈柩旁。指路結束後,有的地方還要由祭師唱送死者靈魂的歌,並祝願今後孝家順順利利,發財發富。

“懸棺崖葬——”巫虺文大吼著,“請靈,村南懸崖——”

祭奠結束後,就是埋葬。

一般的苗人的土葬,在挖墓穴前,先在墓穴處的四角及中間奠酒,然後先挖中間奠過酒處的土,將第一鋤泥巴在另一邊專門放好。墓穴挖好後,置入棺木,即可埋葬。

葬完後,祭師執卦在手,對死者靈魂交待說,“你轉來等早飯。今天我拿卦頂遞給你,到第三天早上你又拿卦頂遞給我。”說畢,將卦放在墳前的石縫中。埋葬一般是一次葬好,但有的如果因天晚當天葬不完,就培土到平棺停止,而這時卦不是放在石縫中而是插在墳上,第二天再葬完。

葬好後的第三天覆山。屆時孝家及部份鄰居親友抬上酒肉飯等前去墳前供奉,供完後將竹卦插在墳上,並將挖墓穴時的第一鋤泥蓋在卦上。

解簸箕是接死者靈魂回家和親人團聚的一種形式,一般是死者去世後滿一個月的時候,或以單數年月為期。先是孝男手持一根竹棍到死者墳邊,將竹棍搭在墳上,喊著死者的名字說:“我來揹你去解簸箕。說完將竹棍揹回。離家不遠時,將竹棍置於路旁說:“你在這裡等,明天我才來接你!”

當晚,孝家要殺兩隻雞,將煮熟的雞肉、心、肝抬到竹棍前由祭師供奉。第二天早上,孝家用竹棍捆成一個十字架,套上衣服,拿到路邊那根竹棍前,由祭師奠過酒後,即表示死者靈魂已由竹棍移到十字架上,放進簸箕內,然後全家哭著將其抬回置於屋中間方桌上,由祭師供飯、酒、肉等。

有的地方接靈魂時不用到墳上,只是拿上死者生前穿過的衣服,在路口邊點燃蠟,由祭師念上幾句,表示死者靈魂已附在衣服上,接回家置於簸箕內即可。孝家要殺一頭豬,一是用來供祭,同樣經過交牲程式,二是招待親友、鄰居。供祭結束後,全家仍要哭著將簸箕抬到原來放置竹棍的地方,拿掉十字架,表示死者靈魂從此與陽世人家分手,路上返回祖先住地的途程。至此,整個喪葬習俗全部結束。

但是桑林婆婆因為地位之高,是被選取懸棺崖葬的方式,所以和這個又十分不同。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原神]仙人今天也沒有摸魚呢 倫敦沒有雪 告白拖延症 學霸請再愛我一次 多事多不急 室溫下的巧克力 對照組逆襲指南 我有一座療養院 重生九零嬌妻撩人 無盡夏 治癒大舞臺,有傷你就來 偷星家的假面騎士空我 狗牌[廢土] 玫瑰竊賊 鬥羅:我的外掛是王者 白花照夜,罪惡成詩 社畜大哥今天辭職了嗎 跡部君周圍總有怪人! 第二十二次的初戀 都是下九流誰嫌棄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