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嘟嘟從那男童的背後,一把從後面抓住了那紙人男童的兩個胳膊,那紙人男童在嘟嘟的鉗制下,拼命的扭動著身子,但是嘟嘟卻把他抱得死死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此時,崔明麗卻從身上取出了一張靈符,腳下也踏著罡步,凌波之間,她大吼了一聲,“嘟嘟快閃開——” 聲音之大,幾乎響徹雲霄。
“微妙真空,神霄趙公。驅雷掣電,走火行風。何神不伏。何鬼敢衝。神虎一吠,萬鬼滅蹤。吾今勃召,速出絳宮——”
崔明麗郎朗的聲音在空氣當中響起,傳至我們的耳朵當中,只覺得一股渾然正氣,把周遭那冰冷至極的陰氣,頓時給驅散了一大半兒。
原來,她這次請的是趙公明,沒有使用當初在臺灣對付九嬰的時候所用的雷罰,想來也是因為雷罰之力,過於強大,害怕無辜地波及到了嘟嘟。
相傳,趙公明乃雷部神將的重要成員,終南山人,秦時避亂終南山,精修得道,被天帝封為神霄副元帥,人稱趙公元帥,能驅雷役電,去病鑲災。
據《道法會元》的記載,當初祖天師張道陵在鶴鳴山修煉大丹時,趙公明實際上是張道陵的護法,奉命守護丹爐,被封為正一玄壇元帥。這裡所謂的正一的“正”是指萬邪不幹之義,“一”則為純一不二之義。
因趙公明黑麵濃須,頭戴鐵冠,手執鐵鞭,坐騎黑虎,故又人們稱為“黑虎玄壇”,或趙玄壇。
祖天師成仙飛昇之後,趙公明一直鎮守龍虎山。趙公明部下有八部猛將,以應八卦。有六毒大使,以應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時煞。有五方雷神、五方神兵,以應五行。有二十八將,以應二十八宿。
有天合、地臺二將,以象徵天門地戶之闔闢。有水火二營將,以象徵春生秋煞之往來變化。此外,由於趙公明神通廣大,非常靈驗,故上天對他多有加封,號為“高上神雷玉府大都督”、“五方之巡察使”、“九州社令都大提點”和“直殿大將軍”等。可見,趙公明有策役三界,巡察五方,提點九州的巨大權力。
崔明麗左手掐訣唸咒,右手卻仍舊拿著那張符籙在踏罡步而行,我定睛一看,不由得極為震驚,崔明麗手中拿著的不是那一般的“雷符”,在那符紙之上登時金光大現,而是實實在在的“雷函”。
所謂雷函,實際上就是天書雲篆的另一種形式,不同於世俗之人所書之文字。雷函天書不是任何時候都會顯現,一般是在發生雷擊之後才會出現。
在道教看來,發生雷擊時,不管擊中宮觀、寺院、房屋、樹木、器皿,還是擊中人類以及動物,都是偶然的事件,而是這些宮觀、寺院、房屋有妖孽憑附,或者樹木、器皿下有毒蟲隱藏,或者人或動物不忠不孝,惡貫滿盈,才會招雷擊。
雷擊之前,這些雷函天書或出現於鍋底,或現於屋壁,或者現於被擊中人或動物的身體。對這些雷函天書,普通人是無法識別,唯有那些博識洽聞之士或高道才能辨認。認得這些雷函天書,對後期的攘謝酷祭具有重大意義。
而若是手持雷函天書,替天行道,卻也可以招徠上天正雷,為除去時間的災禍和邪魅,從而還可以避免傷及無辜,這和一般的雷法之術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一般的雷罰之術,不管對於邪魅還是好人,都會不分青紅皂白的一窩端,但是對於這雷函天書,卻不是這種做法,而是對於好的或者是壞的是可以區分開的,所以這樣說來,崔明麗這麼做就是為了保護嘟嘟。
崔明麗手中的那張雷函天書仍舊在隨著她的罡步上下翻飛,她嘴中的咒語也在不住地往外湧出。
“金輪都總管,龍虎趙將軍。神霄急捉將,降伏驅萬神。上育承帝命,下界察凡情。鐵索轟天響,鐵鞭震地鳴。乘龍游海嶽,駕虎遍乾坤。左有元達將,右有仕季神。前有元伯使,後有文業君。八極八王將,四方四集兵。堂堂持法力,赫赫顯神靈……”崔明麗再次念出了一則咒語。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