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是他忘記了,還是他別有用心,但若是他別有用心的話,是針對誰呢?石老闆嗎?貌似不太像,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麼直接矛盾啊!那是針對誰呢?還是他和裴青光之間有什麼我們所不曉得的事情。
“來,崔小姐,給我拿八個,價錢你們隨便定……”石老闆的話才一下子把我給驚醒了。
我一把拉過了崔明麗,“行了行了,你當這是什麼啊,給你兩把都不錯了,我們也沒有多少,這些都是行貨,看在朋友的份上,我再送你一串五帝錢……”
石老闆的腦袋又湊了過來,喃喃自語到,“五帝錢?”
五帝錢有大五帝錢與小五帝錢之分,大五帝錢指的是秦半兩、漢五銖、唐朝的開元通寶、宋朝的宋元通寶和明朝的永樂通寶,現在說的五帝錢一般是指小五帝錢,是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和嘉慶通寶。
現在說的五帝錢一般是指“清代五帝錢”,是清朝最興盛的五位帝王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和嘉慶)在位期間所鑄造的古錢。
這五位帝王相繼在位180年,是清朝最輝煌的時期,在位期間國勢強盛,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
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有用古錢幣驅邪的習俗。
史載,將方孔通寶錢不拘大小,以紅線懸於頸間,取銅錢歷經萬人手之實,彙集百家之陽氣,可抵禦邪祟鬼魂。
中國古錢具有很強的文化屬性,自秦始皇統一幣制,中國錢幣就形成了“外圓內方”、“天人合一”的定製,取其象天法地。
這其中蘊含著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是古代陰陽八卦學說的具體體現。因此,古錢本身的鑄造就包涵了天、地、神合一,也成就了古錢風水的功能。
古錢天、地、神的合一是從秦始皇半兩開始的。
《中國古代貨幣通考》中如是記載:“始皇半兩之製作,以中間方好為地,好外之圓肉為天,分作二事,各以度數象之。易繫辭曰:天五地六!地數為六,故方好長寬各六分。天有十二紀,週而復始。形為天地,數亦為天地,彼此配合,交射互應,無不中的,設計最為精密。”
從秦始皇半兩開始,中國古錢就是以“天圓地方說”,按照易經的天干十二支精密設計,並融合了陰陽五行鑄造而成。
漢五銖鑄造時亦是如此,表達的是“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靈,感天地,正四時,出教化,宗有德,重有道,顯有能,褒有行者也。上圓法天,下方法地”。
漢朝董仲舒提出了“君權神授”的君權思想,它反映在錢幣上就是把天、地、神合一,把天子作為神的代表與天地共齊,共同融入到錢幣之中。
唐代雖廢五銖,改行通寶,但其造型仍沿用秦半兩的天圓地方,只是稱謂和幣面所鑄文字加以改變。
後世延續使用這一形制,在“通寶”字前加了國號、朝代、年號,如明代的永樂通寶、嘉靖通寶等,清代的順治通寶、康熙通寶、等,《天工開物》中亦記載了“一面刊國號通寶四字”。
再者,銅錢性剛,五行屬金,銅質吸收氣場的力量比金銀都好,因此,歷經數百年傳承的古銅錢,具有極強的化解煞氣的作用。
五帝錢出自於中國最強盛最繁榮的帝王。他們在為期間,國運昌盛,帝王獨尊,百姓安居樂業,國富民強。錢幣的製作精良,流通時久,故能鎮宅、化煞,併兼具旺財的功能。
而最為重要的一點則是:五帝配五行。五帝錢具有五位帝王的五行。作為民俗法器,五帝錢兼具天地陰陽五行之精華,威力無窮。清五帝錢五位帝王中順治屬水、康熙屬木、雍正屬土、乾隆屬金、嘉慶屬火。中華五帝錢五位帝王雖然相隔時間長,但他們的命理也具有五行之說。秦始皇屬水、漢武帝屬金、唐太宗屬土、宋太祖屬木、明成祖屬火。
而我拿給石老闆的這一套,當然是清代五帝錢。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