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這次來,怎麼沒有把玲玲帶來,都這麼久沒見了,一定都長成那大姑娘了吧!”文博隨意地問到,但是周密卻沒有作答,看來周玲玲失蹤的事情他也不願意多多提及。
但是想必也是周玲玲前陣子單身來此尋找那肅慎國遺蹟的時候沒有來文博這裡,所以,他也什麼都不知道。
看到周密沒有說話,文博也意識到自己的話不曉得哪裡有些唐突了,也就立時禁了聲,而後便把臉給轉到了一邊,專心開車。
而此時,我右手手腕上面又傳來了一陣的刺痛,轉眼看去,那條黑色的線又開始彎彎曲曲地往前扭動了一段,並且顏色貌似又深了一層,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煩躁地把頭轉向了窗外,現在即使有什麼的話,也管不了它了,不過它暫時也沒有發現什麼不正常,想必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可以發作的事情。
只是,這東西在我的身上,就彷彿是一顆定時炸彈一樣,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性,究其本質,還是有一些危險性的,所以也不得不防。
“周叔叔,我們這是要去哪裡?”或許是意識到這輛商務車不知不覺中又從那市區裡面滑出來了,周遭的景色都變得有些陌生了,而且我們面前的還是一個高速路口,崔明麗便忍不住地問了出來。
其實,我心裡面也有些嘀咕,因為在我的印象中,他不是說要去那“長白十六峰”嗎?怎麼現在又去了另外的一個地方?
“去寧安縣!”周密回頭,看著崔明麗,“去寧安縣,去那裡的鶯歌嶺!”周密說的斬釘截鐵。我心裡面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我們當真要去的就是那傳說當中的古肅慎國的遺蹟的所在地,怪不得要走高速。
不過這寧安縣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但是在我國古代的歷史上也赫赫有名。
寧安,原名“寧古塔”。清初流人方拱乾撰《絕域紀略》載:“相傳當年曾有六人坐於阜,滿呼六為寧公、坐為特,故曰寧公特,一訛為寧公臺,再訛為寧古塔矣。”
新編《寧安縣誌》稱:“‘寧古’為滿語,漢譯為‘六’或‘六個’,‘塔’是滿語‘特’的訛音,漢譯為‘居址’,合譯‘六居址’,是指當時寧古塔地面上的六個大部落而言。”
而此時,文博又轉眼有些意味深長地看了周密一眼,彷彿有話卡在喉嚨裡面,想說但是又說不出,旋即他又把頭轉了過去,專心開車,我看到這一幕,不禁先生疑慮,不曉得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這麼不方便說的呢?
並且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周密在火車上酒醉之後說的一句話,“肅慎王國有一種秘法,或者說,有一種比較奇特的類似於天書的東西,只要能參透其中的奧秘,就可以統領天下,逐鹿中原……”照理說,周密如此心思縝密的一個人,怎麼會說出這樣子的話呢?
我想,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他當時喝醉了酒,所以就脫口而出了。
車子上了高速,路兩邊的景色又是一成不變了。
此時困頓的感覺襲來,我又把頭靠在了車窗上開始睡覺,耳邊只是那車子的呼呼聲,文博開車速度還當真是不慢,我也忘記自己睡了多久,只是迷迷糊糊間,就被人給叫醒了,然後告訴我,寧安縣到了。
此時,天色已然黑了下來,夜幕低垂,或許是這裡比較靠北方的原因,所以這裡的夜色彷彿黑的比較早,只是這個點兒,這夜色就如同那黑墨渲染的一樣,籠罩在我們的頭頂上方。
車往前行,慢慢的在這夜色當中的寧安縣城穿梭著,雖說歷經了這麼長時間的時代變遷,但是這裡仍舊保持著一種原生態的感覺,在那通江路兩旁,雖說是店鋪林立,但那店鋪的門面都裝飾成了那古色古香的感覺。
即使時間在這座當年的“流放之地”改變了太多的東西,但是這裡固有的那種原生態,還是無處不再,幾乎只要是留心觀察,就可以發現。
只是想必這在之前肯定是荒涼無比的偏遠地區,但是現在卻霓虹閃爍,燈紅酒綠,車子繼續向前,度過了鬧市區,來到了一處相對安靜的街道,我忽然發現條街上大多數都是飯店和娛樂場所。
“來,到了,就是這家,咱們先來吃點飯!”文博說著把車子停了下來,而後便招呼大家下車,一個胖胖的老闆娘在門口站著看到周密的時候,當即熱情地迎上前來,“哎呦,周哥,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啊,快請進,快請進……”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