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羌人倒不是不可行……”聽了那麼多,賈詡當然是明白呂布這一套理論。
但賈詡質疑的不是呂布這套理論。
賈詡反倒是很認同。
“可是主公啊。”
“你這個教化之道很好,我賈詡很認可。”
“但問題就出在,我們西涼沒有那麼多文人啊……想要教化羌人,不說有多高深的知識,那至少能識字。”
“可是我們現在西涼,經歷上一次的羌胡勾結混亂,導致我們之下的文人數量猝減。”
“所以,不是我賈詡不支援主公這個教化計劃。”
“而是我們西涼是在騰不出人手了……西涼兵多將廣,唯一不足的就是文官太少了!”賈詡這話一出,讓馬超跟張遼一愣。
想要說些什麼。
又無可奈何。
確實如同賈詡這般說的。
呂布這個計劃不好嗎?好啊!功德一件!教化西方蠻夷羌人!這放在遠古時期那是要成聖的!
但教化如此數量的羌人,需要的文人不說多少。
一兩百個是必須的。
但現在西涼騰得出人手嗎?
“騰不出啊!”
“現在西涼各處都至極缺少文官!特別是北涼幾郡……那一個郡都沒有多少處理事務的文官……”陳宮搖頭苦笑道。
陳宮支援呂布的教化計劃嗎?
支援啊!
怎麼可能不支援,要是呂布這個計劃能成的啊!對於他們所有人都有好處,不僅是對西涼!
對整個種花都有好處,可是他們真的缺文臣,難不成要他們去跟曹操借?還是川蜀的劉璋?
還是漢中張魯?張魯就算了他,雖說漢中修生養息沒有戰事,但手下又能有幾個人,屁大點的地方。
恐怕文臣還沒有西涼的三分之一呢。
所以陳宮的意願表達的很清楚,十分委婉的說明。
西涼是真的沒有人了,主公緩一緩吧。
“你們的難處我都懂。”呂布怎麼可能不知道啊。
當初入主西涼,設立了幕僚府統管西涼事務時,賈詡就跟他報告。
西涼是在太貧乏了,不僅是百姓貧乏,就連官員文人都沒有多少,本地誕生的文人不是外流了,就是依附世家豪族。
上次羌胡之亂,被呂布斬了一批……更是依附這些世家豪族的文人不知道逃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