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李世民報上來的湊折,李淵於早朝和一眾大臣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秦王的湊折相信各位愛卿早已經知道了,不知道大家有何種看法?”李淵合上湊折問道。
李淵的話剛說完,禮部侍郎便已經步出了佇列,衝著李淵作了一個君臣之禮,道:“回皇上,臣以為秦王殿下私離軍營,有違朝廷的法令,請皇上下旨降罪!”
“且慢!”他的話惹得李淵直皺眉,不過還未等他表態,隊伍中又走出一個人來,此人正是李世民的大舅子,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同樣行了一個體面的君臣之禮,然後道:“皇上,臣以為秦王殿下雖然犯了錯,可是他於賑災有功,且功大於過,臣以為非但不應該下旨降罪秦王殿下,更應該對其進行嘉獎才是。”
“皇上,臣以為長孫大人所言差已,俗話說得好,王子犯法當與庶民同罪。秦王殿下私離軍營,既犯了罪,亦越了禮,豈能用功勞的光芒來遮掩其之罪?”
“皇上,秦王殿下……”
“……”
李世民率親信征戰多年,為唐朝立下過汗馬功勞,在朝野裡已經有了一定的地位,大臣們也早已經暗地裡分成了兩派,一派在支援他,另一派則在支援他的兄長李建成。
其中禮部侍郎就是李建成的支持者之一,是以在李淵向各大臣諮問此事的時候,他第一個站了出來,想要藉此機會壓一壓李世民的風頭,不讓李世民藉此事於朝野內外豎立威信。
可是這個朝堂除了有李建成的親信,同樣也有李世民的親信。經由禮部侍郎與及長孫無忌帶頭,兩派大臣在朝堂上互相爭執了起來,雙方各執一詞,一方於情,一方於法,鬧得不可開交,絲毫也沒有注意到坐於龍椅上的李淵早已經皺起了眉頭。
“好了!”
君一喝,臣心驚!被吵得心煩不已的李淵重重地拍了一掌龍椅的扶手,李淵正值當年,一掌之下,堂正在吵鬧不已的大臣當即停止了吵鬧,跪拜,不敢再吱聲。
李淵,正顏道:“秦王私離軍營,罪責難逃,當罰!但念其賑災有功,維護了我大唐的顏面,功過兩相抵,不予追求,亦不予賞賜。”
“可是陛下……”禮部侍郎似對這樣的結果不甚滿意,抬頭還欲說些什麼,可是李淵卻不再給他任何的機會:“夠了,此事已了。爾等無需再議,若再有言之者,斬!”
一個“斬”字,頓時肅清了整個朝堂,禮部侍郎連忙把腦袋埋下,生怕李淵真的拿他當了那隻儆候的雞!
環顧了一圈跪倒在堂下的臣子,心中有了怒火的李淵也不喚他們起來,徑直把話帶到了第二個議程。
“關於秦王舉薦的那個師爺,諸位可有見解?”他問,然而堂下的臣子們似乎被他給嚇到了,沒有一個人主動回應,見狀,李淵心中的火氣更大了。
他冷冷一笑道:“諸位卿家,果真是朕之左膀右臂啊,可惜在關鍵的時候卻怎麼也派不上用場!”
聞言,一干大臣心中大汗。
這時,李淵的心腹愛臣鄭善國抬起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