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風雲,城外雨。
李世民派出飛雲衛聯手廣涼衙門的衙差同共前往王宅,準備將王仕仁捉拿歸案,不想一行人到了王宅之後卻撲了個空,王宅除了王仕仁的家屬與僕人之外,並不曾見到王仕仁的蹤影。
王仕仁尚未定罪,飛雲衛自然不能查封王宅,只能一面派人暗中盯守在王宅外,一面派人回去稟報李世民。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此時王仕仁已經率著一夥人去了城門處,藉故將守門卒調開之後,混出了城,直奔剛剛建立起的災民安置點去了。
為了方便施粥,衙門在災民安置點施粥地地方安放了一面銅鑼,每餐施粥之時便會敲響銅鑼,以便各個災民都能夠及時來領粥。
這原本是一件好事,不過此時卻成了王仕仁煽動災民鬧事的幫兇。
在狗腿子的幫助下,矮矮胖胖的王仕仁佔據了銅鑼的位置,並且讓手下敲響了銅鑼,一遍又一遍的銅鑼聲傳遍四野。
這會已經是時值中午時分,因為糧倉被燒的緣故,各處施粥點還沒有拿到糧食煮粥,所有的災民都在翹首以待,此時聽了到銅鑼聲響起,每一個人都以為終於要施粥了,爭先恐後地拿著自己的破碗,湧向了銅鑼響起的施粥點。
然而待他們去到施粥點的時候方才發現,施粥點根本無粥可施,一時間所有的災民都有些心生不滿了,紛紛在底下議論著一切。
恰在這時,人流當中忽然冒出幾個腦袋來,這幾個腦袋的主人身上所穿的都是符合災民身份的破爛舊衣,唯一不同的就是這幾個人的面板都很白皙,像是過慣了安逸生活的人,而是不像是過著顛沛流離生活的災民。
這個幾腦袋冒出頭後,其中一人大喊忽然道:“施粥啊,幹嘛不施粥,是不是想餓死人啊。”
另一人則附和道:“就是啊,難道不把我們這些災民當人看嗎?”
在此二人的帶動下,災民們漸漸有了一些情緒,不過這幾天的安逸生活還是讓災民們保留了最後一絲理智。
可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又有一個人用似有似無的聲音,裝著與身邊的災民討論道:“哎,兄弟,我剛剛聽人說,城內有富家公子被人綁架了,現在衙門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幫那些有錢人找兒子上,哪裡還有人記得我們這些窮人?”
“真的假的啊?”旁人有些狐疑地答道。
那人急了,“當然是真的啦,要不然為什麼到還現在都還沒有粥派?”
災民們聽了他的話,再看看空空的粥棚,心裡不由得相信了幾分,紛紛向那人打聽,請教。
那人裝模作樣地想了一陣,“終於”想出了一個主意來。
“各位,前幾聽那個施『藥』的陳師爺無意中提起一件事,說是朝廷派下了一位欽差大人,剛剛好來到了廣涼,如果我們齊聲呼喊,把我們的意願傳進城內,傳到欽差大人的耳朵裡,到時候別說是吃稀粥,就連米飯也有得吃。”那人搖頭晃腦,十分得意地說道。
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名士曾經說過,老百姓是最好相處的人,只要能夠讓他們吃飽,那他們就不會聞事。
然而在那個名士卻漏了一句話,若是沒能夠讓老百姓們吃得飽的話,後果會是很嚴重的。
那人的話一下子打動了單純的災民們,香香的大米飯對於此刻的他們來說比任何東西都要吸引人。
於是乎,在有心人的煸動下,災民們開始了震天的請願,他們俱在大聲地喊道:“施粥!施粥!我們要飯,大米飯……”
一個的聲音是很弱的,但如果有千千萬萬人人配合著喊著同樣的內容,那威勢絕對是震耳發欲聾的,這也正是為什麼身處監牢裡的陳放能夠聽到牢外有吵鬧聲的畢緣故。
立於粥棚內的王仕仁看到這副情景之後,『露』出了一個類似於得逞一樣的笑容。
見災民的情緒越發高漲,王仕仁知道是該自己出手的時候了。
只見他捏著兩條八字鬍,一步一步地出現在老百姓的跟前。
城內風雲,城外雨。
李世民派出飛雲衛聯手廣涼衙門的衙差同共前往王宅,準備將王仕仁捉拿歸案,不想一行人到了王宅之後卻撲了個空,王宅除了王仕仁的家屬與僕人之外,並不曾見到王仕仁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