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牛家是傳世已久的木匠世家,廣涼縣大部分上好的傢俱都出自這一家,攤主大娘給陳放他們介紹的巧匠正是這一家。
牛家的名聲很大,幾乎不用怎麼打聽,陳放二人不需要怎麼打聽就已然找到了這家赫赫有名的木匠世家。
起初的時候,陳放對於那個勢利的攤主大娘的話是抱有懷疑的,可是當他走進牛家木工坊的時候卻發現牛家的本領真的不是靠吹捧出來的。
他們進去的時候,牛老師傅正在為一張靠背椅雕刻花紋,一錘一鑿子有如延伸於臂的手指靈活非凡,三五騰空,不多時,結構簡單的靠背椅上竟多出了一束交錯的樹枝,樹枝之上更立著幾隻正在磨耳私語的鳥兒來,栩栩如生的畫面令歎為觀止。
“善畫者畫花能引蝶,善雕者能引鳳求凰,牛師傅好手藝。”陳放由衷讚歎道。
面對陳放的讚歎,牛老師傅呵呵一笑,露出靦腆而又驕傲的笑容,拾起放在一旁的水煙筒,咕咕的抽了起來。
水煙筒是南方常見的煙具,多以老竹頭所造,吸起煙來不但不易嗆喉,而且還極大可能的減少了菸絲裡所蘊含的有毒物質,比起旱菸槍、菸斗來說有好許多,只是因為不方便攜帶,也沒有像煙槍、菸斗那般做的精緻,所以才沒有為上流人士所接受,可是對於生活在底層的人們,特別是勞力者來說,水煙筒可以說是第二個老婆了,而且還是不捨得拋棄的那個。
吐出一口長煙,牛老師傅招呼二人坐下,問道:“兩位可是要訂造什麼物件?”
牛老師傅一副老實匠人的姿態,完全沒有一般生意人的奸詐,不禁讓陳放生出一絲親切感,是以也不遮遮掩掩,當即將圖紙從畫筒裡抽出,鋪開在牛老師傅的面前。
“不錯,牛師傅請看。”
牛家世代以木工為營生,牛老師傅自幼便在牛家工坊打下手,於木工一行已經打滾了數十年,對於各種木器的結構已然非常熟悉和了解,陳放圖紙上所畫的桑拿桶和蒸酒桶雖然聞所未聞,但是牛老師傅還是一眼就看穿了箇中的關鍵,與及各結構之間的關係,只是越看他就越能在陳放設計的這幾個桶子裡發現精妙之處。
獵奇心起,一時不覺竟看呆了。
“牛師傅,不知道打造這幾個桶要多長時間?”陳放見牛老師傅久久沒有出聲,還以為牛老師傅覺得這幾個桶子不好打造,不由得有些緊張。
“呵呵,不用多久,一天即可,不過……”牛老師傅欲又止,在後世見慣這種表情的陳放還以為牛老師傅是在講價錢的問題,連忙表態道:“牛師傅請放心,錢一定不會少給的。”
在造訪牛家之前,首飾攤攤主大娘就已經悄悄透露了風聲,說是牛家人手藝高超,起步價在十兩銀以上,所以陳放一早就已經有了花大價錢的心理準備,反正錢也不是他自己管,全部花了也省得心裡惦記。
只是令他感到意外的卻是牛老師傅並不是在說錢,而是……
“不,不。公子誤會了,我們牛家人造木一分錢一分貨,絕對童叟無欺,我是想說公子這幾個蒸桶雖然設計精妙,但是仍有些許不足的地方。”牛老師傅見陳放有所誤會,連忙解釋道。
有所不不足?這可是照著後世的工藝抄襲過來的呀?後世的工藝不比如今強嗎?陳放詫異的看了一眼圖紙,確認自己並沒有畫錯的地方,不由得更加好奇了。
不過他也知道隔行如隔山的道理,說不定牛老師傅真的能夠帶來驚喜,是以並沒有以後世的經驗來反駁牛師傅,而是虛心向牛師傅請教起來。
果然,在木工這一行當浸淫多年的牛師傅沒有讓陳放失望,轉眼間便指出幾處令陳放大為讚歎的不足之處。一時間他也被勾起了改造的心思,一外行和一內行興致勃勃的攀談起來。
就在陳放和牛老師傅攀談交流之際,另一邊早上沒有在衙門裡出現的雷大壯、王天龍與及兩個新入職的小捕快出現在十里鄉孟老太的稻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