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暖月一睜開眼睛,發現身邊環境變了,回到了一九七二年,這一年她正好十五歲。
這是對她前世悲苦一生的回報嗎?
不過好在臨死之前有點作用,為那個真心對她好的男人擋了一槍,終於解脫了,不用每天滿心負罪感地苟活在人世間。
等不及她多想,就被母親夏瑩玉叫起來做洗衣服,做飯,掃地,等到別人都吃好飯了,她才有機會歇歇。
桌子上只剩下一個冷饅頭,趙暖月不想吃,但肚子很餓,不得不拿起來吃飯。
就在趙暖月艱難地嚥下幹饅頭的時候,面前多了一個冒著熱氣的杯子,是她的弟弟趙暖陽給她倒了一杯水。
弟弟趙暖陽靦腆地笑笑,只有在面對她的時候,才會有一些表情。趙暖月接過來,也輕笑道:“謝謝你,暖陽。”
趙暖陽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前世她被母親和繼父頂替繼姐去上山下鄉之後,弟弟居然被繼父和繼奶奶送到精神病院,等她能夠回城的時候,弟弟已經在精神病院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當隔著柵欄看到她的時候,弟弟的眼神,有驚喜,有不捨,但唯獨沒有怨恨,甚至把他這些年在精神病院畫得幾十幅畫都送給了她。
裡面有一張扎著麻花辮的女孩子,在太陽光下翩翩起舞,不遠處的有個男孩子在吹口琴,在畫作的角落裡有四個字:“暖月,暖陽”。
在弟弟臨終之前,終於握住了她的手,嘴角是掛著笑的,趙暖月明白,她弟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精神病患者,他只是有些自閉,被那些人故意送到精神病院,磋磨致死。
趙暖月痛哭流涕,求醫問藥也救不了弟弟的命,是她心底深處永遠的痛。
那家人之所以讓她從偏遠的農村回來,並不是好心,而是把她送到別人的床上,換取更高的職位,地位,財富。
弟弟的死,以及她在不同男人之間的換來換去,被迫成了私底下有名的交際花,讓趙暖月對人世厭倦了。
她要報復,於是用了整整三十多年的時間,終於大仇得報,為自己,也是為了弟弟。
大仇得報之後,她去給弟弟的孤墳看望他,歪在弟弟墳墓邊上的石碑上睡著,夢到自己回到了小時候。
但那僅僅是夢,並沒有帶她回到小時候,反而中槍了,應該死了,但沒死,重新活了。
趙暖月喝了水,吃掉饅頭,胃裡終於舒服一些了。
她和弟弟趙暖陽是雙胞胎,父親趙旭,在他們五歲的時候,犧牲了,成為烈士,他們也成了烈士遺孤。國家對烈士遺孤有很多優待,比如媽媽夏瑩玉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她和弟弟每個月都能得到國家特殊供應糧食。
母親改嫁給趙靜海,這個繼父雖然不是一個合格的繼父,但也有唯一的優點,也姓趙,因此即使母親改嫁了,他們姐弟也不用改名換姓了。
距離前世她去鄉下,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估計最近她那個軟弱的母親,就會跟她說這件事情,讓她頂替繼姐趙慧蘭去鄉下,而讓趙慧蘭去工廠。